医疗事故处理办法.docx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事故处理办法.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精选(九篇)第1篇:医疗事故处理方法范文其次条本细则适用于本省和本省境内的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和个体开业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务的处理。第三条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责任或技术缘由发生错误,给病员造成不应有的严峻苦痛,但未导致功能障碍,不影响劳动的,为严峻差错;未给病员造成苦痛的,为一般差错。两种状况均不属医疗事故。第四条各医疗单位都应建立医疗事故、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发生医疗事故或事务后,当事的医务人员应马上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两小时内向本单位主管科室或单位负责人报告;个体开业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应马上向所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报告的同时,医疗单
2、位应主动实行有效措施,想方设法进行救治,减轻对病员的损伤程度。第五条医疗单位主管科室接到医疗事故或事务报告后,除向单位领导报告外,应马上封存病历、有关资料及药械实物,指派专人妥当保管,尽快组织调查鉴定,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事故或事务的报告后,应督促医疗单位做好调查、处理。第七条对发生医疗事故或事务后,丢失、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病案和有关资料,情节较重的,追究干脆责任者的行政责任;情节严峻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条凡发生医疗事故或事务,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缘由的,发生在省、地(市)级医院的都应进行尸检;发生在县(市)级以下医疗单位的应争取进行尸检。医
3、疗单位、个体开业医生、乡村医生和病员家属,均有权提出进行尸检的要求。提出一方填写尸检协议书,并交对方签署看法。尸检应在死亡后四十八小时以内进行。因拒绝或拖延尸检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由地(市)卫生局指定的医疗或教学单位负责本地(市)的尸检工作,并指定若干名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尸检,必要时可请当地法医参与。尸检费用(含运费),由医疗单位、个体开业医生、乡村医生支付。医疗单位负责办理尸检手续和运输尸体;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帮助个体开业医生、乡村医生办理尸检手续和运输尸体等。第九条县级及县以上医疗单位成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小组,负责本单位医疗事故或事务的技术鉴定,对事故能否成立
4、、事故的性质和等级作出判定。医疗单位接到病员及其家属的申诉后,应在一个月内作出书面答复,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如病员及其家属或当事医务人员对鉴定结论或处理看法无争议,双方签字即为结案;如有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进行鉴定。当地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在两个月内作出鉴定结论。病员及其家属、医疗单位或当事医务人员如对鉴定结论不服,均可在接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逾期即为自行结案。上级鉴定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应尽快作出答复,可指示原鉴定委员会再次鉴定,或自行组织鉴定,接到申请到作出鉴定结论,不得超过三个月。第十条负责处理事故或事务的有
5、关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事故的鉴定委员会、正式立案审理该事故或事务的司法机关和正式受该事故或事务当事人托付的律师,可以查阅病案,其他人员不得查阅。第十一条省、地(市)、县都应成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应依据司法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单位、医务人员或病员家属提出的对医疗事故或事务进行技术鉴定的申请或托付,对医疗事故或事务的有关资料、证据进行搜集、调查,并对医疗事故或事务作出技术鉴定结论。第十二条鉴定委员会由有阅历、有权威、办事公道的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以上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管理干部若干人组成,省级鉴定委员会汲取省法院、省检察院和公安厅的法医参与。鉴定委员会人选,由卫生行政部门提
6、名(省会以外的省属医疗单位应参与当地鉴定委员会),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每届任期三年。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工作时,出席成员不得少于七人,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可视状况,邀请一至三名有关专科人员参与。第十三条省、地(市)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不兼任下级鉴定委员会职务,不参与下级医疗事故的鉴定。省会以外省属医疗单位发生的医疗事故需鉴定的,应由所在地、市鉴定委员会进行技术鉴定。第十四条医疗事故鉴定费,先由要求鉴定的一方垫付。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单位、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支付;不属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申请或托付鉴定的一方支付。鉴定费标准为:省级一百零一零一二十元,地(市)级一百零一零
7、一元,县级六十元。鉴定费用于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开支。第十五条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的向地方开放的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或事务,可以托付所在的地(市)、县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善后工作由其主管部门处理。第十六条申请人(托付人)应向鉴定委员会递交医疗事故或事务技术鉴定申请书(托付书),陈述看法。医疗单位、个体开业医生、乡村医生、卫生行政部门应递交全部原始病案及其摘要、综合调查报告和尸检报告书等。鉴定委员会应仔细做好调查探讨,具体批阅分析有关资料,听取当事各方陈述,查明事实真相,慎重做出科学结论。医疗单位和当事医务人员应依据鉴定委员会的要求刚好供应补充材料,并应帮助鉴定委员会对有关事实情节进行复查。第十七
8、条在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中,若鉴定委员会成员中出现重大看法分歧时,不应匆忙作出结论,应进一步核查后再组织鉴定。再次鉴定仍有分歧看法时,可由参与鉴定的委员会成员表决,以半数以上人的看法为鉴定结论。各成员的鉴定看法不得泄露。鉴定结论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给病员或其家属、医疗单位和当事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不得随意变更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第十八条医疗事故的鉴定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接受和答复手续。第十九条对医疗事故,按以下标准赐予一次性经济补偿:一级医疗事故:补偿二千元至三千元(未满十五周岁的儿童不超过一千五百元,未满三周岁的婴幼儿不超过七百元)。二级医疗事故:补偿一千五百元至二千五百元。三级医疗事故:补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事故 处理 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