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譬喻”的逻辑考察.docx
《佛典“譬喻”的逻辑考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典“譬喻”的逻辑考察.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三譬DrO引言目前,学术界关于佛典“譬喻”的研窕成果颇丰,诸如丁敏佛教譬喻文学研窕,李小荣汉译佛典文体及其影响研究第六章专论汉译佛典之譬喻及其影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专经研究中杂阿含经杂譬喻经百喻经法句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经律异相等悉有与“譬喻相关的论文。不过,据笔者考察,佛典“譬喻”受因明三支之譬喻支”的影响较深,包蕴了典型的佛教逻辑思维,这对于佛经“譬喻”的再深入研究至关重要。在这一研究方面,学界尚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即想弥补此一研究之不足。1因明学中的“譬喻”如丁敏所言,因明学中的譬喻属因明三支(宗、因、喻川的譬喻支。“喻”(Udaharana)是因明学中推理论证的依据,窥基因明
2、入正理论疏言“喻”梵语为“达利瑟致案多(drstnta),本义为“边见”的意思。无著阿毗达磨集论释喻云:立喻者,谓以所见边与未所见边和合正说。网693(中)即以“喻”之所见边,推断“宗之未见边。见边亦即喻也。窥基云:喻者,譬也,况也,晓也。由此譬况,晓明所宗,故名为喻。4109a由此来看,“喻”即是通过噌况”即比喻,来说明“宗”的。因明学中的“喻”前人多有研究,兹不多论。鉴于本文研究对象,此处介绍“同喻“异喻似喻三种。1.1 同喻新因明学中,陈那将喻分为喻体与喻依两部分5,我们所讨论的喻即是基于陈那之说。如: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喻体)譬如瓶等。(喻依)此处若是
3、所作,见彼无常为喻体,瓶为喻依,喻当为喻体与喻依之总称。由此可知喻主要起因的辅助作用,如文轨云“以因显宗未极,立喻令义至边6686a,此即说因未能明晓宗义,而以喻作为辅助,令宗义得以显现。此说对于我们后面探讨譬喻文体具有重要意义。同喻,入论云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7,文轨云“此谓随有有法处,有与因法相似之法,复决定有所立法性,是同法喻”686b。同法,即同喻。此说通过同喻依显示与因、宗相似之法,此喻即为同喻。如上所举,作为喻依的“瓶”即具有因法所作之属性,又具有宗法无常之属性,“瓶”同时将因、宗二法之属性固定下来,使宗、因二者之间形成必然之联系,此即为同喻。1.2 异喻与同喻相反,异
4、喻与宗、因二法双异,即陈那所言“宗无,因不有如: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诸有常住见非所作,(异喻体)如虚空等。(异喻依)此处异喻体显现的是异于宗、因的规律性,异喻依则是例证,异喻体与异喻依合称为异喻C1.3 似喻包括似同喻与似异喻。似,在因明学中为过失之意。因明家认为喻有十种过失,即似同法喻中能立法不成、所立法不成、俱不成、物合、倒合五种,似异法喻中所立不遣、能立不遣、俱不遣、不离、倒离五种。8此并非本文重点,兹不赘言。2佛典”譬喻”的逻辑特征佛典“譬喻”与修辞学“譬喻”的不同在于,一个讲求逻辑的严密性,一个讲求形象的生动性,二者譬喻”的目的并不一致,因而两者不能等同视之。佛典譬喻的逻
5、辑特征主要有两点:2.1 逻辑属性相似相较形象上的相似性而言,佛典“譬喻”更注重通过逻辑推断产生联系,寻求喻体。喻依之间属性上的相似。如维摩诘所说经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9539()此为维摩诘以身示疾,广为说法,以诸多譬喻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佛理,此处连用十喻,与因明三支具有较强的吻合性,其喻体与喻依如次: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诸有所作,见彼无常,(同喻体)如聚沫,如泡,如炎,如芭蕉,如幻,
6、如梦,如影,如响,如浮云,如电。(同喻依)此十喻显然属同喻的范畴,喻体与喻依显示的是与宗、因相似之法,此十喻可看作同喻依,而各喻依之间同具因法所作之属性及宗法无常之属性,使宗、因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形象上,我们很难将聚沫与芭蕉梦”等如此不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在佛典中它们却具有了相同的逻辑属性,悉具无常之义。除此而外,十喻之间的其它属性并不一样,如聚沫与炎”,“聚沫”并不具炎热的属性。当然,在如此多的譬喻中,要完全顾及逻辑的严密性显然是并不可能,如“聚沫”与“泡”之间出无常性之外,其他属性亦较为相似。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譬喻的发展过程中,佛教逻辑属性的相似性是主要因素。究竟一乘宝性论云:
7、萎花中诸佛,众蜂中美蜜。皮棺等中实,粪秽中真金。地中珍宝藏,诸果子中芽。朽故弊坏衣,缠裹真金像。贫贱丑陋女,怀转轮圣王。焦黑泥模中,有上妙宝像。众生贪瞋痴,妄想烦恼等。尘劳诸垢中,皆有如来藏。花蜂精粪秽,地果故弊衣。贫贱女泥模,烦恼垢相似。佛蜜实真金,宝牙金像王。上妙宝像等,如来藏相似。10814()此中列如来藏九喻,即萎莲中佛蜂腹中蜜果壳中实粪秽中金“地藏中宝“种子中芽”“破衣中像丑女中胎泥模中像九喻。其中萎花“群蜂皮倒粪秽”地果皮弊衣贱女泥模等喻诸烦恼,诸佛美蜜”内实”真金宝藏子芽金像歌罗逻宝像等喻如来藏。此说如来藏为众生本源清净心地,众生常为无明烦恼所迷,被业惑缠缚。佛陀为断除众生无明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典 譬喻 逻辑 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