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八下《京腔昆韵》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1页).docx
《人音版音乐八下《京腔昆韵》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音乐八下《京腔昆韵》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1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音版音乐八下京腔昆韵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音乐八年级第二学期人音版京腔昆韵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演唱唱脸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第五单元第一课时2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第五单元第二课时3欣赏姓紫嫣红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能在感受、体验京剧唱段中,积极参与演唱、欣赏等实践活动,并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及自豪感。2 .欣赏、学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
2、拍特点,并能模仿、体验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3 .学唱唱脸谱,能用铿锵有力、开阔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净行的唱腔韵味,从中简单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并以小组为单位,按歌词内容分角色参与演唱表演活动。4 .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唱段,感受京剧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在旋律、情绪上的不同特点;了解现代京剧在传统京剧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事迹及贡献。5 .欣赏姓紫嫣红唱段,感受昆曲一唱三叹的唱腔风格及逢唱必舞的表演特色;能够知道昆曲和京剧主要的伴奏乐器,并通过音响听辨出两个不同的居IJ种。(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在编写时,由于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和认知程度。因此,京剧选曲比例大
3、与昆曲。除戏歌唱脸谱外,京剧唱段选择了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三个唱段,昆曲只选择了鸵紫嫣红一个唱段。在唱段的选择上,以经典性、思想性、艺术性为原则,京剧的三个唱段连戏歌,涉及生、旦、净三个以唱功为主的行当,西皮、二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声腔,【流水】、【原板】、【散板】、【垛板】四种常用的板式,希望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对京剧音乐的基本特点和京剧的知识有多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昆曲虽然只有一个唱段,但也能通过音频或视频,使学生感受到其唱腔和表演的静致与高雅。单元内所选演唱曲目之一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是教育部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材中的唱段之一。除结束句,该唱段的节拍属有板无眼类(
4、1/4),而且没有拖腔,易于学生学唱。这段老生唱腔出自传统京剧定军山,此剧为谭派著名剧目,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因此,与七年级下册的影视金曲单元也能形成很好的续接。另一首学唱曲目唱脸谱为教科书保留曲目。这首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戏歌,用“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等京剧脸谱形象以及战长沙、盗御马等京剧剧目名称普及了京剧知识。虽是一首戏歌,但唱脸谱吸收了京剧唱腔的元素,以净行唱腔为主,兼收了生行和且行的唱腔,可以说是一个让学生体验京剧唱腔韵味的好素材。我不挂帅谁挂帅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剧目稚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该唱段的西皮流水部分己被教育部编入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教材。选择梅兰芳的唱段,不
5、仅是因为梅兰芳对京剧的巨大贡献及他所具有的爱国情怀,更源于他的唱腔颇为符合中国大众传统的“中和至美”的审美习惯一这也是他被冠以“四大名旦”之首的原因之一。我不挂帅谁挂帅这一唱段不仅体现出梅派唱腔的特点,还通过西皮流水和西皮散板两种板式唱腔的对比,表现出剧中人物穆桂英报国杀敌的决心。这段唱腔的西皮流水部分,非常易于学生模仿学唱,从而体验旦行唱腔的基本特点。以上也是本单元将其列为重点欣赏曲目的意图所在。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本单元所有欣赏曲目中唯一一个现代题材的唱段。将现代京剧的一个唱段选入教科书中,一是因其记录着一段京剧改革的历史;二是因其为二黄原板唱腔。学生可以通过该唱段的欣赏,对比现代京剧在传统
6、京剧基础上的发展变化,在情绪与情感表现方面的不同特征。姓紫嫣红是昆曲牡丹亭中的唱段,也是昆曲众多剧目中最为经典的、被戏曲爱好者及专业人士演唱最多的一个唱段。教科书的曲谐上标注有皂罗袍、好姐姐,能让学生知道曲牌体的唱腔类别。其“一唱三叹”的唱腔、载歌载舞的表演、伴奏乐器的使用都值得学生加以欣赏、体验,从中去品味这个中国古老艺术的魅力。本单元是继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中京剧折子戏小放牛之后,一个完全介绍中国戏曲的单元。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感受和了解了“兼收并蓄”的京剧和“百戏之祖”的昆曲的唱腔特色及相关知识之后,九年级再学习戏曲撷英一一地方戏曲单元时,就能帮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中国不同
7、地方的戏曲,会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京剧的了解甚少,只有个别学生仅知道梅兰芳这个名字,基于这种情况,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只能设计低一点,也就是想办法培养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由此入手让学生走近京剧,本着学生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用“欣赏、跟唱、体验、总结”这些方法,最终让学生能够简单的“唱几句”,“念几句”,“奏几句”,学生只有具备了亲自实践的能力才能培养起对京剧的兴趣。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聆听、演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唱脸谱,激发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京腔昆韵 人音版 音乐 京腔 单元 作业 设计 优质 案例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