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2页).docx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2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音乐八年级第一学期人音版国乐飘香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演唱彩云追月聆听雨打芭蕉第五单元第一课时2欣赏小放驴聆听欢乐歌、老鼠娶亲第五单元第二课时3欣赏春江花月夜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通过学唱和欣赏歌曲,感受中国民族乐器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乐于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乐器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2、能够分辨中国民族器乐曲的
2、体裁形式,以及其不同的音乐风格。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高,以舒缓、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参与二部合唱。4、在感知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知道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名称及乐队编制。5、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加强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二)教材分析国乐飘香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六首不同体裁的中国民族器乐曲构成。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本单元学习内容以中国民族器乐为主,通过感受中国民族乐器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彩云追月为演唱曲目,根据同名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乐意境改编而成,
3、填入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词,富有民族器乐曲的旋律韵味。歌曲为D宫调,4/4拍,慢速,二段体。A段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其乐句不完全对称,第一乐句为2小节,第二、三乐句为4小节。B段,曲调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除保留切分节奏外,节奏变化也较第一段多。旋律更加婉转动人,是第一段音乐感情的延伸和发挥。合唱形式的使用,更增添了月夜的神秘感,令人遐想。2、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早期优秀曲目之一。其旋律细腻、优美,散发出广东音乐浓厚独特的韵味。乐曲具有连续性特征,很难断然将其划分成几个段落,但从不同侧面勾画乐曲意境中分析,可分为三个不同性格部分。第一部分,由三个乐句组成,其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强
4、。第二部分,句幅短小、气息紧凑、节奏活跃、不规则的、连续性的展开。第三部分,旋律在围绕“商”音旋转后,形成一个简短的结束部分,以宫音结束,用高胡领奏的慢板结尾,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3、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乐曲通过管子与丝竹乐队的呼应对答,生动地表现了北方农村放驴的情景和毛驴顽皮活泼的形象。乐曲开始,是由管子吹奏一个长音。这种起始方法,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乐曲的主体部分,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主题旋律主要采用管子与乐队的一问一答的对仗形式,乐句的对称与反复,同民间歌舞“跑驴”的舞姿是非常吻合
5、的。乐曲的句子或长或短,都有所重复,在民间把这种重复现象称之为“句句双”。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再转、再合”的形式,可谓严谨、工整。乐曲由慢渐快,乐段反复演奏3次,速度渐快,结尾处稍作展衍和延长。欢乐歌是江南丝竹中的八大名曲之一。主要以二胡、笛子为主,乐曲的旋律流畅明快、起伏多姿,结构富有层次,由慢而快,渐次高涨,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从音乐情绪上看,乐曲开端的第一变奏给人以优美抒情、典雅明朗的印象;乐曲中间部分的第二变奏,既延续了第一变奏的音乐情绪,又渗入了欢快活泼的因素;乐曲在最后-母曲部分,形成高潮,其情绪欢快活泼、喜庆热烈。老鼠娶亲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绛州鼓乐。
6、整首乐曲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给人以愉悦之感。大致使用了大鼓、大锣、大镖、小钱、排鼓、云锣、碰钟、木鱼系列、梆子系列、长拍板等打击乐器。可根据前后情绪的变化及发展,将乐曲分为准备出洞、娶亲路上、拜堂成亲、抱头鼠窜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准备出洞: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老鼠在洞口观察周围情况时警觉的神态。第二部分,娶亲路上:当乐曲逐渐以时断时续的音调演奏后,形成了几个较完整的节奏表现出老鼠出洞后得意忘形、抬着轿子、悠悠自在的神态,但又不时东张西望警惕地观察情况。第三部分,拜堂成亲:此处使用了多种打击乐器,同时乐曲进入高潮段落,节奏型连续重复,描绘出老鼠拜堂成亲的热闹场景。第四部分,抱头鼠窜:当乐曲到达高潮后
7、,鼓乐声突然静止,云锣敲击,预示着猫来了,老鼠们一看形势不妙,赶快抱头四处逃窜,跑回洞内,全曲结束。春江花月夜优美柔婉的旋律,精巧细腻的配器,结合动与静、远与近、景与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春、江、花、月、夜、人,这六种事物错落重叠、幽美恬静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体现了以“平和恬淡”为美的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特征。该曲虽然是多段体,并且文学标题成套,属于一种套曲化的单乐章混合曲式: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花影层叠;4.水云深际;5.渔歌唱晚;6.回澜拍岸;7.劫:乃归舟;8.尾声。但各段间的对比与独立程度不强且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各段落的音乐发展,体现了“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音版八 年级 上册 音乐 第五 单元 作业 设计 优质 案例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