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话鲁庄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嘴八舌话鲁庄公.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七嘴A舌话鲁庄公过去讲曹刿论战,我总是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可以说对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运筹帷幄,我和我的学生都做了合理而成功的分析和研究,课堂效果也一直令我满意。但对曹刿的衬托人物鲁庄公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有时对“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这一对鲁庄公的评价也有过想法,觉得有待进一步商榷,但一直末做深入的思考。使我对鲁庄公引起重视的契机是在最近的课堂教学中,我的一个学生提出了对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大胆且富有新意的看法。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我完成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时,又重点强调了此文的表现手法:对比,自然也就把鲁庄公放在了“肉食者鄙”之列。这时,我的一个平时爱提不同看法的同学举起
2、手要求发言,我同意了,他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对鲁庄公的评价有欠公允,我倒是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如果没有鲁庄公的知人善任,是不可能取得的,曹刿也不可能成功,倒是鲁庄公给了曹刿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大家说对不对。没想到他的话刚落,就有十几个同学随声附和表示支持。面对课堂上的这一局面,我的心中一喜,认为这正是开展拓展研究的好机会。为此,我并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学生重新认真阅读课文,以文本为基础,找出相关的证据,安排下节课继续讨论。第二天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学生急切的眼神和跃跃欲试的表情,我首先表杨了那位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学,赞扬了他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探求的可贵精神。随后请同学们根据
3、曹刿论战一文的战争过程描写对鲁庄公这个人物展开讨论。学生甲:我先说说长勺之战前,齐鲁两国的情况和鲁庄公的表现。当时,齐国是个传统的强国,在众多诸候国中实力不可小觑,而鲁国呢却是一个比较小的诸候国,两者相比,相差悬殊,“夫大国,难测也”就是强证。但鲁庄公明白“齐师伐我”是侵略行为,属不义之战,鲁虽弱小,也要迎敌。“公将战”寥寥三字,再简不过,但可以看出鲁庄公没有丝毫怯懦之意,而是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果敢和绝决。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我觉得非常精彩,立即向这位同学送去了赞许的眼神,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临战,果敢而绝决”几个字。学生乙:下面我想说说鲁庄公的三答,先看第一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J“
4、专”是独专占有,“弗敢专”就是不敢独专占有,这在春秋时期能这样体恤下属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再看第二答“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虽然并不能带来神灵的保佑,但在当时“祭祀”可是国家大事,万民关注并不为过。鲁庄公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虚夸,不欺民,不欺天,也是一个明智之举。至于第三答,更是体现了鲁庄公的“民本”思想,自然也被曹刿称之为“忠之属也。”试想这样一个国君难道会是一个平庸的国君吗?能说他在政治上无能吗?恰恰相反,鲁庄公应是一个有道之君,较有作为的国君。鲁庄公在位多年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位学生的发言刚落,讲台下面就是一片掌声,我也完全被这位学生的精辟见解所折服。板书(政治:有道,
5、有为。)紧接着,我归纳说:“两位同学都能根据原文情节发言,有据有理,说明他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丙:我很欣赏鲁庄公这个人,他不但不计较曹刿的“肉食者鄙”的言论,接见了曹刿,接受了曹刿的有点审问意味的提问,而且答应了曹刿“战则请从”的要求,更是让曹刿和自己坐在了同一辆兵车之上。“公与之乘”给足了曹刿面子,这充分说明了鲁庄公雅人雅量,也刻画出鲁庄公知人善任,非比寻常。大家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几个国君能做到这一点。我接着总结:对于该同学所讲的内容,我也有同感,也认为鲁庄公任用曹刿确是长勺之战取胜的关键之举,如果曹刿不参加这场战争胜负就很难预料了。可以说鲁庄公是用对
6、了一个人,赢了一场战争。不简单,了不起呀。(板书:用人:有大量,知人善任)学生丁:说鲁庄公“大人大量,知人善任”我是非常同意的,而且我认为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很能说明这一点。许多人因为鲁庄公的“将鼓之”、“将追之”就片面地认为鲁庄公在军事上的无知,敦不知这只看到了鲁庄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鲁庄公更重要的一面,那就是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失误,而且坚持采讷了曹刿的建议。这才保障了长勺之战能获得大胜。要我看,假如鲁庄公一意孤行,战争的结果说不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国破家亡也未尝不会发生。要说无知,一意孤行,那才是最大的无知。所以我说,鲁庄公才不无知呢。谁以后再这样认为,首先我就不答应。(众人大笑)没想到一堂课还
7、没有结束,却出现了一名鲁庄公的铁杆粉丝,我及时控制住大家的笑声。回头对这位同学说:你看问题很全面,观点也很新奇,这很好,但不能搞一言堂,要允许别人发表意见,动不动就不答应,是否有点太独断,希望你考虑一下。(众学生笑)(板书:军事上,不一意孤行)学生戊:下面我们再看一看鲁庄公战后的表现,按理说,战争取得了大胜利,鲁庄公首先应该做的是弹冠相庆,大摆庆功。可人家不,而是赶紧跑过去,找到曹刿请教原因,“公问其故”,简单四字,鲁庄公的虚心好学跃然纸上,一个国君,能屈身向下属求教,不耻下问,这本身就说明鲁庄公这个人很开明彳艮不简单。曹刿有头脑、有智慧,鲁庄公也很有水平,君臣携手,上下齐心,长勺之战的取胜也
8、就在“情理之中”了。此同学发言之后,几个同学也相继结合课文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板书:不耻下问)我看看差不多了,是该收的时候了,就做了一个总结发言:很高兴听到同学们对鲁庄公这一人物入情入理的分析,特别是能结合原文,从原文、从战争的五个阶段中发现鲁庄公的长处,得出了鲁庄公不是一个平庸国君,而是一个较有作为的国君的观点,颠破了长期以来认为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无知这一普遍看法。很有创新意义。我为同学们骄傲,为同学们自豪。话音刚落,一同学举手提议:希望老师把我们的看法向编辑教辅用书的叔叔阿姨们反映一下,以增强鲁庄公这个人的透明度,岂不很好。我正好趁热打铁:“行啊我一定反映,不过,大家得先完成下面一个
9、作业,以我们心中的鲁庄公为题,写一篇文章,作为你们的万民表交上来,可以吗?”同学们齐声说“可以,至I此,一堂课结束了。课后从学生们的作品看,大部分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观点鲜明,不乏上乘之作。此课过后,我掩卷深思,心得如下:一、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二、课堂拓展研究要立足文本,尽可能从原文中发掘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这样比较实际,学生够得住,摸得着,容易操作。三、课堂设计要着力学生,真正的备课,教材固然重要,但备学生也尤为关键,尊重学生的疑点,鼓励学生的发现,满足学生的兴趣,要相信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必然会促成我们时刻想着学生,学生就会给你一串惊喜的结果。四、教学过程应随机应变,有专家指出:“课堂教学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不可改变,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外部环境随时都会让学生发现。老师应有效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迅速地把教学引向学生的新发现,提供拓展研究、创新研究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