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不该忽略的细节.docx
《《曹刿论战》中不该忽略的细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中不该忽略的细节.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曹岁胎战i三三三5曹刿论战以其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生动,且要言不烦,堪称左传中的名篇,也是很多版本的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都喜爱收录的一篇文言文。左传对战争的描述很是独到的,然而左传到底不是军事史,这场春秋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仅凭几句简单叙述,已经很难窥其全貌了。本来简练的笔法未尝不可以,但是却也带来了一大遗憾,就是削弱了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的感染力,也不能更好地展现鲁军将领曹刿的军事才能。如果说,凭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可以断定鲁庄公有一个不算坏的民意基础,那还差强。只是凭借曹刿在战后的那段叙述即“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段文字
2、就能奠定鲁军胜利的基石,倒显得有些故作轻松了。众所周知,左传是诠释春秋的,当然左传有它自己的独创性。春秋对这场发生在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是这么记录的,“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寥寥十三个字记叙了一场当时规模并不小的战役。这大概就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左传相对于春秋实际上对这场战争已经做了相当的阐释衍生,但是今人看起来还是有些费解。特别对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一关键细节,理解不到位便可能望文生义。很遗憾,课本的页下注还是字面上的解释,教师用书也没有更详尽的注释。为此,笔者特地查阅了杨伯峻先生写的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版),其中对这句也没有相关解释。后来通过查阅其他相关资料,才获知了这场
3、战役的概貌。公元前686年,鲁国因为参与了齐国内部国君之位的斗争,但是鲁国支持的公子纠未能如愿,而最终公子小白登上王位,是为齐桓公。桓公即位第二年便开始清算鲁国的一筋之仇,于是便有了长勺之战。这是春秋无义战的诸多翻版之一。而在公元前686年,鲁国与齐国已经有过军事接触,战争的结果是鲁国惨败。鲁国新败,但鲁庄公到底还算春秋时期一个明君,在公元前686年的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失利后,鲁国上下修明政治,积极备战,进行了全国性的战争动员。这一点曹刿论战虽然没有提及,但确实是鲁军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齐国一直以来都是东方大国,此时的齐军统帅恰恰又是鲍叔牙,齐军可谓上下戮力同心,势不可挡,此时的齐军确实有些不
4、可一世。但这时是曹刿的及时出现,真是天佑鲁国了。曹刿的建议是,避其锋芒,固守阵地。于是,鲁军陈兵长勺这个有利于反攻的地形。战争之初,齐军当然有恃无恐,猛冲鲁军阵营,而此时鲁军保持阵形,避其锋芒,同时利用弓弩进行压制。如此三次进攻,鲁军依然稳如泰山,所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即是指齐军进行了三次攻击,而三次无功而返。但是鲁军基本上是以逸待劳,看见齐军的士气低迷,这时曹刿果断建议庄公下令一鼓作气击垮齐军。军事斗争有时是很难琢磨的,抢占先机,速战速决,可以取胜;有时以逸待劳,消耗敌方有生力量,同样可以以弱胜强,后发制人。这就是军事的辩证法,同时需要杰出的军事家才能灵活运用之,如此,才算还原了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曹刿论战 论战 不该 忽略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