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动力电缆敷设施工工艺.doc
《低压动力电缆敷设施工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动力电缆敷设施工工艺.doc(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电缆敷设施工工艺1、 适应范围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缆的敷设施工。2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施工准备电缆布置设计形成电缆敷设计划表电缆敷设电缆固定和就位质量验收3、 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4、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施工图纸、电缆清册、电缆合格文件、现场检验记录。(2) 现场布置: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电缆支架、桥架的防腐层应完整,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屏柜及端子箱已按装结束;敷设现场布置。(3) 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安装人员。(4) 机具及材料:吊车、汽车、放线架、吊装机具(包括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的钢棒,电缆捆扎材料、打印好的电缆牌等。5
2、、电缆布置设计(1) 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2) 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3)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4)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层。5)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2) 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或排列布置图),作为电缆敷设和布置的依据。电缆敷设顺序表应包含:电缆的敷设顺序号,电缆的设计编号,电缆敷设的起点、终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的长度。(3) 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的要求:1) 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算
3、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换盘次数。2) 应使得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走向合理,不宜交叉。3) 在确保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层面应尽可能考虑连续施放同一种型号、规格或外径接近的电缆。6、电缆敷设(1) 按照电缆敷设顺序表或排列布置图逐根施放电缆。电缆十方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压扁、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2)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及时加以固定,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电缆终端头、隧道及竖井的上端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2)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标志牌应使用微机
4、打印,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挂装应牢固,并与电缆一一对应。3) 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4) 直埋电缆应符合规程要求。5)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17-1的规定。6) 所有电缆敷设时,电缆沟转弯、电缆层井口出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过度自然,敷设时人员应站在拐弯口外侧。所有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支架上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7)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8) 光缆敷设应在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结束后进行。对于非金属加强型进所光缆,应按照有关
5、规定全线穿设PVC保护管,对于厂家提供的尾纤光缆,应穿设PVC软管,有条件时可在电缆层中安装弱电缆专用金属屏蔽槽,所有通信网络线、光纤等弱电线路全部进入该屏蔽槽中,以保证电缆层中电缆敷设工艺。7、电缆固定和就位(1) 电缆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垂直敷设或超过450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固定,见图2)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几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固定。3) 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单芯电力电缆固定夹具或材料不应构成闭合磁路。(2) 电缆就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 端子箱内电缆就位的顺序应按该电缆在端子箱内接线序号进行排
6、列,穿入的电缆在端子箱底部留有适当的弧度。电缆从支架穿入端子箱时,在穿入口处应整齐一致。2) 屏柜电缆就位前先将电缆层电缆整理好,并用扎带或铁芯扎线将整理好的电缆扎牢。根据电缆在层架上敷设顺序分层将电缆穿入屏柜内,确保电缆就位弧度一致,层次分明。3) 户外短电缆就位: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不得损伤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防滑剂(粉)。4) 户外引入设备接线箱的电缆应有保护和固定措施。5) 光缆固定工艺方法与电缆类似。8、质量验收(1) 电缆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现场试验报告、电缆安装记录及质量评定记录、施工图及变更设计的说明文件。(2) 外观检查、帮
7、扎固定、电缆标牌挂设等。9、主要引用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7-2002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1、适应范围各种盘、柜、端子箱内二次接线施工。2、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见图施工准备电缆就位电缆头制作电缆牌标识及固定线芯整理、布置线芯标识、接线备用芯、屏蔽处理施工准备施工准备3、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4、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熟悉二次接线图和原理图,核对接线图的准确性;熟悉二次接线有关规范;根据电缆清册统计各类二次设备的电缆根数,根据电缆的根数、电缆型号、设备接线空间的大小等因素进行二次接线工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压 动力 电缆 敷设 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