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河特大桥跨武汉外环公路施工防护方案(挂篮法).doc
《马家河特大桥跨武汉外环公路施工防护方案(挂篮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家河特大桥跨武汉外环公路施工防护方案(挂篮法).doc(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录11 编制依据和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2 工程概况12.1跨高速公路构造形式12.2 工程地质特征22.3水文地质特征33 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案43.1施工技术方案43.2施工安全措施64 现场施工组织104.1总体部署104.2现场施工布置125 应急预案135.1安全应急急救135.2建立应急处理机制135.3应急处理程序145.4应急处理领导小组145.5保障通车应急预案14某某特大桥跨武汉外环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防护方案(挂篮法)1 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文件。(2)汉孝铁路HXSG-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现场实际调查及测量资料。(4)
2、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指南体系,包括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5)客运专线铁路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体系,包括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6)公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7)公路工务安全规则。1.2编制原则(1)遵循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2)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3)严格遵守合同及设计文件要求和铁道部门相关要求。(4)本着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路基的稳定、交通运输设备的安全。(5)坚持施工和运输兼顾的原则,尽力减少施工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并保证施工和行车安全。(6)合
3、理安排,提前开工,提前完成施工任务。2 工程概况2.1跨高速公路构造形式新建汉口至孝感铁路HXSG-2标某某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16+950.705,全桥长4136.67m,起讫点桩号为DK14+882.370DK19+019.040。1-(48m+80m+48)m连续梁在DK016+433.0处跨武汉外环高速公路,其夹角为90。47#墩承台最近点距公路坡脚线18.7m;46#墩承台最近点距公路坡脚线5.0m。2.1.1上部构造跨武汉外环高速公路采用1-(48m+80m+48)m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梁,桥跨在4548#墩,其中跨武汉外环高速公路为46#、47#墩,跨径为80m,其余为4
4、8.65m,连续梁底部距公路面高差约13m。2.1.2钻孔桩基础连续梁主墩46#、47#墩桩基均为12根,边墩45#、48#墩均为10根,采用摩擦钻孔桩。2.1.3承台连续梁主墩46#、47#墩承台结构尺寸相同。2.1.4桥墩桥墩为圆端形实体墩,46#、47#墩身高度分别为16.85m和18.35m。2.2 工程地质特征2.2.1地形地貌某某特大桥在地貌上属江汉平原垄岗区,连续梁所处位置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地表相对高程为25.8m,附近多为农田。2.2.2地层岩性(1)1人工填土,种植土:黄褐色灰褐色,稍湿,松散,以粘土为主,表层含少量植物根系,略含细砂粒,级。(2)1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流
5、塑,以粘土粉粒为主,含少量有机质,具腐臭味,级,0=50KPa。(2)2粉质粘土、粘土:褐黄色,灰褐色,浅灰色,可塑,以粘土粉粒为主,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细角砾,级,0=150KPa。(2)3粉质粘土、粘土:褐黄色,灰褐色,局部为浅灰色,硬塑,以粘土粉粒为主,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细角砾,级,0=200KPa。(4)1全风化带(w1):浅灰色,浅灰绿色,褐红色,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含砾砂、泥岩等多呈薄夹层或透镜休状。全风化,原岩结构破坏严重,岩芯呈坚硬密实土柱状、砂土状或半岩半土状,浸水易软化,崩解,级,0=250KPa。(4)2强风化带(w3):浅灰色,浅灰绿色,褐红色,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夹薄状
6、泥岩夹层,岩芯以柱状为主,少量饼状、岩块状,岩质软,手折易断,级,0=300KPa。(4)3弱风化带(w3):褐红色为主,局部呈浅灰色,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具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铁质胶结为主,局部钙质胶结明显,胶结程度一般,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完整,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少量饼状,节长570cm,RQD=6595%,级,0=450KPa。2.2.3地质构造根据有关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质调绘:场地范围地表被第四系松散层及风化层覆盖,未发现明显的构造迹象,另据钻探资料;拟建场地范围未揭露到构造破碎带,断裂带。2.3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地表水系较为发育,有水塘沟渠分布,地表水主要
7、为水塘水,沟谷水,地表水量主要受季节降水量影响。(2)地下水地下水在勘探深度内孔隙水及裂隙孔隙承压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地层及基岩全风化层中,透水性及富水性差,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水量贫乏;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节理裂隙中,地下水量较小。桥址区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侧向迳流补给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途径。勘察期间测得全桥址地下水位埋深在0.03.1m间。(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根据工程地质机动钻探的勘探资料分析,桥址区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址区地层中(1)层人工填土,种植土,(2)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2)2层可塑状粉质粘土、粘土为松软土层,该类土层为场地软弱地基土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家河特 大桥 武汉 公路 施工 防护 方案 挂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