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场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交底纪要.doc
《梁场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交底纪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场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交底纪要.doc(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交底纪要混凝土技术交底1.施工准备1.1目的 明确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混凝土操作要求、相关的质量标准,规范和指导箱梁混凝土施工。2.箱梁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与质量控制要点2.1 混凝土2.1.1 耐久性混凝土所用各种原材料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及有关技术规范规定。2.1.2 在选定混凝土配合比、或搅拌工艺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坍落度、泌水率、凝结时间、入模温度、含气量等进行检测。2.2混凝土施工2.2.1 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拌制拌合站和试验室必须具备检测资质证。混凝土拌制前由试验室出具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原材料投料顺序为:砂水泥及掺合料复合型外加剂水碎石。
2、混凝土拌制速度应和灌筑速度密切配合,拌制服从灌筑,以免灌筑工作因故停顿而使机内储存混凝土。施工中还应考虑到泵送性能、初凝时间、工作度等因素。 2.2.2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梁体侧面和底板垫块数量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垫块形状宜为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 混凝土运输采用2台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泵送,保持泵机从开始到灌筑全过程的正常运转,混凝土连续不断地输出。泵送之前先对泵管进行润滑,润滑物采用1:2水泥砂浆。配制0.51.0m3砂浆倒入
3、料斗,进行泵送,当砂浆即将压送完毕时,即倒入混凝土直接转入正常泵送。 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状态。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泵送。当混凝土泵送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管明显振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可先用木槌敲击输送管弯管、锥形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防止堵塞。输送管路的起始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15米,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其他部分不得采用软管或锥管。 灌筑总的原则为“先底板、再腹板、最后顶板,从中间向两端,再由两端向
4、中间”。用2台布料机对称布料、连续灌筑,以水平分层(灌筑厚度不大于300mm)、斜向分段(工艺斜度为1:41:5)的施工工艺左右对称灌筑。底、腹板混凝土灌注底、腹板混凝土的灌注过程如图所示。底、腹板混凝土的灌注过程图首先,从腹板下混凝土依次灌注区域,这一区域的高度不得超过1.2m,振捣主要是侧振,使混凝土向底板流动;灌注完后,关闭天窗,然后再分层灌注腹板区域及其以上区域,每层厚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自及其以上区域振捣主要采用高频振捣棒。在底、腹板整个灌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混凝土不得附着在钢筋骨架上,必要时利用捣固铲人工捣固。在腹板灌注过程中,应由专人用小锤敲击内模,检查混凝土是否密实。整个
5、腹板振捣过程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侧振为辅。侧振要短振、勤振。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分层振捣,每层浇注厚度不超过30cm,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范围的1.5倍。一般每点振捣30-50s。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每一振点延续的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有显著沉落,不再有大量气泡上冒为止。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腹板混凝土灌注时应两侧同时进行,严禁单侧灌注或两侧灌注混凝土量不均匀造成内模向一边倾斜。顶板混凝土灌注底、腹板混凝土灌注完毕,关闭内模顶板预留灌灰口,开始灌注顶板
6、混凝土。顶板混凝土灌注完毕,收面时应边收面边覆盖,防止风吹出现干缩裂纹。箱梁梁体混凝土灌注时间不超过6h。模板温度控制在535,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30。当夏天温度过高超过入模允许温度时拌合站需要设置冷凝塔,以降低砼的搅拌温度。雨天灌注混凝土应增加砂、石含水率的测定次数。 混凝土振捣:梁体混凝土振捣以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振动器相结合进行,箱梁底板、顶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腹板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和附着式振动器相结合振捣方式。随着混凝土的灌筑逐步振捣,灌筑人员应注意观察,合理操作,准确及时的开关振动器,以达到有效的震动。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范围的1.5倍。一般每点振捣30-50
7、s。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每一振点延续的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有显著沉落,不再有大量气泡上冒为止。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施工中要求:拌合物入模前含气量控制在2%,入模温度控制在530,同时要求模板表面温度控制在535。在每次混凝土施工中应对: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模板表面温度等指标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实现。2.3 质量控制要点 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是保证箱梁施工质量的关键。桥梁生产前作好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工作。 在正式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进行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制 混凝土 施工 交底 纪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