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住宅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B区6#、7#楼项目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某某xxxx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xxxxB区6#、7#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审批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合同工期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编制时间审批时间审核部门审批负责人审批意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 湘质监统编施200210工程名称结构类型: 结构层次总建筑面积: M2 我项目部根据施工合同和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已完成了xxxx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公司技术部门组织审查批准,请予审查。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项目经理: 项目部(章) 2012年2月18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监理(建设)单位审
2、查意见: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监理(建设)项目部(章)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地基基础分析及水文特征2四、基坑周边环境概况2五、支护方案的选择2第二章 施工方案3一、基坑土方开挖3二、降水工程施工方案3三、基坑支护方案4四、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五、边坡变形观测方案5六、排水处理5七、基坑后期维护6第三章 质量控制措施6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6(一)、修整面壁质量控制措施6(二)、土钉制作质量控制措施6(三)、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施7(四)、土钉压浆质量控制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7三、重要部位控制
3、措施7第四章 施工中有关问题的影响及处理措施7一、施工噪音7二、环境保护7第五章 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预案8一、局部垮塌8二、裂缝处理8三、软弱层处理8第六章 安全施工措施8一、管理目标9二、组织管理9三、安全防护管理9第七章应急预案11第八章 文明施工措施12一、现场总平面管理12二、环保措施13三、施工操作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4四、消防管理措施14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本工程业主有关要求3.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4.选用规范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3)工程测量规范GB50
4、026-93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3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1997;1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12)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成都市成华区双水碾5、6组建设住宅农迁房项目(丽水澜庭B地块)6、7号楼基坑支护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工
5、程地址: 项目总占地面积:本工程6号楼0.00相对的绝对高程为506.85m , 7号楼0.00相对的绝对高程为507.00m ,基坑开挖后基础顶标高为503.5m,综合考虑承台和垫层厚度为1400mm,基坑开挖坑底标高为502.10m;施工前进场场地整平,基坑开挖深度为约4.75m、4.9m,三、水文地质特征本工程位于xxx,场地西南侧为本项目已建好的1、号楼,东侧为xx西片区幼儿园,北侧为空地。场地地表堆有建渣,地面标高最大值507.73m,最小值505.66m,地表相对高差2.07m,地势较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属成都平原岷江水系一级阶地。据现场勘探及已有地质勘察资料,场地土层主要由第四系
6、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组成。各层岩性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杂填土:杂色,稍湿湿,结构松散,主要由建渣砖块混凝土及块石等组成;分布于部分场地,层厚0.602.00 m。素填土:褐灰色、褐黑色,湿,结构松散,其成分以粘性土、粉土为主,系近期堆填,层厚0.501.90 m,分布于部分场地。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褐黄、黄色,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为硬塑,稍湿,含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稍有光泽。层厚2.005.70m。分布于整个场地。粉土:灰黄、灰褐、灰色等,湿,中密,含少量粘粒。摇震反应中等,无
7、光泽反应,层厚0.701.30m,分布于部分场地。细砂:褐灰色或褐黄色,湿、松散,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白云母碎片。该层分布于卵石顶面,层厚1.605.60m。卵石:杂色,湿饱和,成份以花岗岩为主,次为石英岩。粒径最大811cm,最小12cm,一般36cm,呈亚圆形,强中等风化。分选较好,磨圆度中等,卵石层顶部泥质及强风化花岗岩碎屑充填,中下部细、中砂充填,部分泥质充填,夹中砂透镜体。分布于整个场地,埋深主要在8.3011.70m之间。根据卵石的成分、粒径、含量、排列方式,充填物性质含量和充填情况及N120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结合全取芯孔成果,将其划分为:稍密、中密、密实卵石等三个亚层。-
8、2稍密卵石:骨架颗粒含量占总重的55%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卵石之间充填细中砂,局部泥质充填。N120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平均值为5.65击10cm。-3中密卵石:骨架颗粒含量占总重的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动探施工时,钻杆轻微跳动。N120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平均值为8.76击10cm。-4密实卵石: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70%,呈交错排列,绝大部分紧密接触,大卵石之间充填小卵石,动探施工时,钻杆跳动剧烈。N120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平均值为13.79击10cm。四、基坑周边环境概况工程三通一平已完成,具备施工条件。场地北旁多层建筑物。场地上无高架线路。五、支护方案的选择本
9、工程砼预制桩基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地勘报告,采用机械分层开挖方式进行土方施工。(A-B-C-D段):开挖深度为4.9m,放坡系数为1:1,放坡量为4.9m,坡顶整平标高为507.05m,设置3排土钉,长度分别为5.0、4.0、3.0m,间距为1.5*1.5(水平*竖向),土钉成孔直径不小于80mm,灌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1.(E-F-G-H段): 开挖深度为4.0m,放坡系数为1:1,放坡量为4m,坡顶整平标高为506.1m,设置3排土钉,长度分别为5.0、4.0、3.0m,间距为1.5*1.5(水平*竖向),土钉成孔直径不小于80mm,灌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1.
10、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土钉墙支护形式。第二章 施工方案一、基坑土方开挖根据土质要求,放坡系数采用1:1。采用2台反铲挖土机、20台翻斗车同时进行基坑边坡放坡土方开挖以保证施工机械的连续作业,挖出土方全部外运出场。挖至设计深度以上300mm处停止挖土,最后采用人工清基。同时边开挖边进行边坡支护,每层开挖厚度不大于2m。挖土方施工方法 开挖时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应分层进行。每层开挖厚度不超过2M,每挖2M就及时进行基坑支护工作,待上部支护砼强度达到70%时才可以进行下层开挖以此类推;当土方开挖快接近基底标高时,在边坡上放出基底标高控制线,控制线采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挖掘机应使用平刮方式进行挖土,
11、现场配合测量人员随时测量挖土的标高,避免土方超挖。 基坑土方开挖最后预留300mm左右厚,采用人工清槽。工艺流程:放线分层开挖修边(坡)基(槽)底整平基(槽)底预留土层基(槽)底找平。二、降水工程施工方案1、降水井施工工艺 1.1排除地表水:沿基坑四周贯通设置600600截水沟,排至施工场地外城市排水管网。1.2基坑底降水:设置300*300排水沟,1000*1000*1000mm的积水沉降井,并配备一台50污水泵将坑内积水抽出排至施工场地外城市排水管网。1.3 截水沟与排水沟均用Mu5.0砖砌,1:2防水砂浆抹面。2、确保降水井质量的综合措施2.1各工序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书和建筑与市政降
12、水工程技术规范及施工规程进行施工;2.2施工前各级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要求,了解施工要点。三、基坑支护方案基坑边坡支护:由于基坑深4-5米,为防止基坑坑壁边坡垮塌,必须对基坑壁进行边坡支护,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支护,其主要工作量包括土方开挖、坡面挂网喷射砼护面。1、施工工序先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开挖第一级边坡、台阶,挂网、施工土钉、喷射砼;然后开挖第二级边坡、台阶,挂网、施工土钉、喷射砼。严禁无序大开挖作业。坡顶严禁超载且1.5米范围内严禁堆载或重车通行。2、挂网、土钉、喷射砼面层施工2.1 钢丝网片可采用钢筋网片8200200mm,设置 16mm加强筋。2.2 土钉采用钢管土钉48mm,锤击打入土中
13、35m,土钉与加强筋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规范要求。2.3 在喷射前,面层内的钢丝片应与加强筋绑扎,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2.4 喷射面板厚度为80mm,面层喷射砼强度为C20,喷射砼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喷射砼面层沿边坡走向每20m设置一条伸缩缝,伸缩缝宽15mm。2.5 喷射砼终凝后2小时,应洒水养护7天。基坑支护施工注意事项施工程序:土钉施工:用专用土钉机将土钉顶入地层中;人工修整壁面:按有限放坡量修整平直;挂网:在每一段土钉施工完成后,将编制好的钢筋网片挂在已修整好的壁面上;焊接主筋:在钢筋网片的外面铺设主筋,并与土钉焊接起来;喷射混凝土:上述工作完成后,向壁面喷射细石混凝土,厚度80mm;四、边坡变形观测方案为保证工程施工期间基坑边坡、周边道路及邻近建筑安全使用,同时为科学指导施工,对基坑边坡及邻近有关建筑进行变形观测。 1、基坑坡顶沉降位移观测在坡顶及坡面第一级台阶按间隔2530m布设一个监测点,监测内容包括地面沉降和土体侧向变形,监测控制值30mm。2、观测流程沉降观测点在施工前埋设好,每开挖一层观测一次,开挖完成后每天观测一次,位移与沉降稳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