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技术培训.ppt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技术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技术培训.ppt(5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技术培训一、工程概况n本标段内共有各类建筑物10座,其中河渠交叉建筑物1座,左岸排水建筑物3座,节制闸1座,公路桥4座,生产桥1座。涉及桩基施工部位的具体见下表:n 方城九标工程桩基数量分布表n通过上图可以看到:本标段桩基施工主要分布在桥梁工程基础上,总共有桩基46个,执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渡槽桩基12个,执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方法均为钻孔灌注桩施工。n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两种评定标准掌握桩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二、公路桥桩基基础施工技术n2.1技术要求n(1)灌注桩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n(2)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n(3)桩身材料:混凝土等级为C25为水下混凝土;n(4)分段钢筋笼中的主筋采用机械套筒连接;当钢筋笼在桩孔内安装时,主筋之间的连接采用搭接单面焊;螺旋箍筋与主筋之间用绑扎连接,螺旋箍筋接长采用帮条焊接,帮条总面积不得小于被焊接钢筋面积;n(5)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就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相应的钻斗。钻进过程中应保证泥浆面始终不低于护筒底部500mm以上,并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避免进尺过快造成坍孔埋钻事故。钻斗的升降速度宜控制在0.750,80m/s;在粉砂层或亚砂土层中,升降速度应更加缓慢。泥浆初次注入时,应垂直向桩孔中间进行注浆。n(6)成孔中心位置偏位不大于50mm,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倾
3、斜度偏差小于1,孔深不小于设计规定,沉渣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清孔后泥浆指标的相对密度应在1.031.10,黏度1720Pas,含砂率98%;清孔至浇灌混凝土的时间不得大于30分钟,否则须重新清孔;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进行记录;n(7)水下混凝土的塌落度当桩径D1.5m时,宜为180220mm;D1.5m时,宜为160200mm。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导管埋深宜为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工程桩施工应超灌至少500mm的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允许偏差钻孔灌注桩允许偏差 n2.2操作工艺n2.2.1、泥浆的制备和处理:
4、n(1)除能自行造浆的土层外,泥浆制备要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n(2)泥浆护壁要符合下列规定:n 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要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要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n 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筑混凝土。n 在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要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n2.2.2、护筒埋设n钢护筒板厚10mm,护筒宜高出地面30cm,钢护筒直径比桩径大2040cm,埋深24m。挖埋的钢护筒周边用粘土回填并分层夯实。钢护筒埋设,倾斜度小于1%,中心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n2.2.3、桩机就位n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
5、深度,要在机架或钢丝绳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n2.2.4、钻孔作业n为保证成孔直径,钻头或冲锤外径要与桩径一致。为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n2.2.5、孔底清理及钢筋笼安放n(1)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相对密度1.03-1.10,黏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n(2)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要相应提高。n(3)在钻孔至设计标高
6、后,要对孔底沉渣进行清理。采用循环换浆法或泵吸反循环清孔,保证孔内泥浆的物理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并且孔底沉渣厚度小于等于30cm。n(4)吊放钢筋笼: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要立即固定,防止上浮。n2.2.6、钢筋加工与安装n(1)为了方便钢筋笼起吊,桩基钢筋骨架可分段形成,按照图纸要求,桩基钢筋骨架受力主筋n1、n2在预制场加工时采用机械连接,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接头间距离不得小于100cm;n(2)螺旋筋采用帮条焊接,帮条总面积不得小于被焊接钢筋面积。n2.2.7、水下混凝土施工n(1)导管n导管在浇筑前须按1.5倍孔底
7、水位进行水密承压试验,另外还做接头抗拉试验,以保证导管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漏水、不爆裂;n(2)水下混凝土配合比与拌制及运输n成桩所需混凝土从方城订购,混凝土罐车运输,直接放料进入漏斗内进行浇筑。n(3)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n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采用剪球法,避免造成混凝土混合料渗入泥浆。将导管提离孔底40cm,将储料斗和漏斗装满混凝土,剪球灌注首批混凝土,并保证首期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足够的埋管深度,孔内翻起的泥浆则用泥浆泵抽往后备泥浆沉淀池,此后不断地将拌制好的混凝土送入漏斗(或储料斗),至导管埋深 45m后,视其情况拆去12节导管,如此循环直至混凝土顶面高出设计标高0.5m左右。最后拆除灌注混凝
8、土的导管、漏斗等设备。灌注水下混凝土 n注意事项:n 混凝土所用水泥、集料、水和外掺剂,以及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等都要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的要求,并预先取得规范要求的证明材料;混凝土配比设计需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n 试验人员值班,确保混凝土按经监理认可的配合比拌制,并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频率全面检查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等指标,严禁将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送入漏斗中灌注。n 每次下导管前必须仔细检查导管的完好性和密封性,确保不漏水和防止中途断裂脱落,保证水下混凝土的顺利进行;下导管完成后需严格检查导管与孔底之间的高度,确保混凝土灌注质量。n 掌握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凝结时间。n 导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钻孔 灌注 施工 质量 技术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