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组织结构与设计.ppt
《第十二章组织结构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组织结构与设计.ppt(9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前人关于组织的不同定义:(1)组织是追求一定目标的社会实体。(2)组织是时j定系统,其目的和目标是由其成员制定和管理的。(3)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是“输入产出”的转换系统。(4)组织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它以信息为基础来进行决策和协调组织的各种活动。(5)组织是合同或契约的集合体。(6)组织是一个政治系统。(7)组织是各种权力的集合体。(8)组织是控制和统治的工具,每个成员都被分配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组织作动词用,是指组织活动。组织作名词用,是指组织系统。组织的定义: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和相对静态的社会构造实体的统一。概言之,组织是静态结构及其动态运行的统一。实质是特
2、殊的人际关系组织。组织的特征:既定目标。即组织成员一致努力以求达成的共同目标;既定分工。即组织成员通过分工而专门从事某项职能工作;既定秩序。即通过有关的规则设定所形成的成员之间的正式关系。第二节 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于20世纪初正式形成。组织按其形成与发展,可以划分为古典组织理论与现代组织理论。一、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是组织理论的奠基者,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法约尔、韦伯、厄威克等人。下面分别介绍他们在组织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1.泰勒的组织理论 主要研究工厂内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对组织理论作出的主要贡献是:(1)根据劳动分工的原理,提出单独设置职能机构。并主张把“计划职能”(相当于现在所指
3、的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即工人的生产操作)分开。(2)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的职能管理,使所有职能人员只承担1到2种管理职能。这种职能制在实际上造成工人接受多头领导而无所适从,因而在实践中未能得到推广。(3)提出“例外原则”。即上级应把日常例外事务授权给下级处理,使自己能集中精力考虑较重大的问题。这为分权化和事业部制等组织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2.法约尔的组织理论(1)提出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职能,并指明组织职能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2)提出14条组织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集权化、等级
4、制、建立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3)提出“法约尔桥”。为了克服由于贯彻命令统一性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迟缓,法约尔设计了一种“跳板”(又称法约尔桥)。利用这种跳板,可以跳越指挥链而直接联系。(4)改进了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提出直线职能制。3.韦伯的组织理论(1)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其要点:组织内的各种服务和岗位要按照职权巳等级来组织,形成一个逐级分层指挥系统,各人的责权要明文规定;组织成员的任用,应通过正式考试或培训,使人员胜任职务的要求,而不是凭世袭地位或人事关系;组织内每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和纪律,没有例外。(2)提出行政组织的基础是合法规定的权力。这些权为有:理
5、性和法律的权(3)行政组织体系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如图11-1所示。第一层是主要负责人?其主要职能是进行决策;第.二层是行政官员,其主要职能是贯彻主要负责人所作出的决策;第三层是一般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能是从事实际的业务工作。4.厄威克的组织理论图11-1 行政组织体系的分层结构主要负责人行政官员一般工作人员厄威克关于古典组织理论的八项原则:(1)目标原则:即整个组织应当表现出同一个目标。(2)相符原则:即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必须相符。(3)责任原则:即上级对所属下级的工作绝对负责。(4)等级原则:EP组织中必须划分若干等级,上级领导下级(5)管理幅度原则:每一个上级领导人所直接领导下级人数不应超
6、过5人6(6)专业化原则:即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7)协调原则:EP组织各层次、各部门应达到协调一致。(8)明确性原则:即对每一职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厄威克认为,这些组织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即对一切组织都是适用的。二、现代组织理论(20世纪30年代后)1.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的巴纳德(Chester Banard)。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2)权力接受理论。只有当行政命令为下级所理解,并相信它符合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时,权力才会被接受并成立。(3)诱因和贡献平衡论。诱因与贡献取得平衡,组织成员才能产生合作
7、意愿,组织的目标才能实现。(4)信息交流原则。构成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交流。而信息交流是实现前两个要求的条件和基础。“非正式群体”也是信息沟通不可或缺的渠道。2.行为科学派的组织理论产生时间:20世纪50年代。主要贡献:(1)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修正与补充。在肯定分工能提高效率的同时,着重指出分工过细带来的不良后果,并指出劳动分工越细,就越需要激励和协调等观点。又提到职工参与管理和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等解决内部组织结构冲突的措施。(2)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工作者的需要和特点。例如,分配工作时要考虑人的兴趣和爱好,使工作者感到他对工作有兴趣,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
8、,获得更好的工作绩效。3.经验主义学摄的组织理论 特点:以总结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为主要任务,从中概括出理论和原则,或者给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以某些有用的建议。代表人物:德鲁克、戴尔、斯隆等。主要观点:(1)古典管理学派和人际关系学派各有短长,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经验,把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2)归纳出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集权的职能性结构;分权的“联邦式”结构;模拟性分权结构;矩阵结构;系统结构。(3)倡导目标管理。4.系统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贝塔朗菲主要观点有:(1)组织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是一个资源输入输出系统。是一个内部的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我调节,以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二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 第十二 组织 结构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