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思想史第一章1.ppt
《城市规划思想史第一章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思想史第一章1.ppt(5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探索第一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探索内容提纲1 周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及影响(1)周礼考工记(2)对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2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周易(2)管子(3)孙子兵法和商君书3 阴阳五行学说及风水学4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5 中国古代典型城市规划(1)曹魏都城邺城(2)隋唐都城长安(3)北宋东京开封(4)宋代平江府(5)明代北京城(6)清代北京城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yi)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
2、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探索第一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探索 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四方之极”(极:顶端,最高点,尽(极:顶端,最高点,尽头头)、)、“首善之区首善之区”(最好的地方;首都最好的地方;首都)的都城建设上。的都城建设上。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丰富,实物广泛,形制特殊,具有很高的价值。中国最古老的规划思想早就在城市诞生之前就已经孕育。随着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得到充实完善。中国古
3、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先秦多样化”和“两汉之后一统局面形成”这两个阶段。参见:汪德华著,参见:汪德华著,中国城市设计文化思中国城市设计文化思想想,东南大学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 秦以前,夏代由于生产能力很低,基本尚未形成较大的城市,但是夏代的治水、观察天文、农业生产和初级建设活动,为殷商、西周的城市兴起和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商代是我国最早形成城市雏形的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原因,这一时期还未形成较规则的城市规划方法。到了西周,受周礼的影响,周公建成了洛邑,产生了最初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我国早期城市规划思想的起源,并非夏商周一脉相承,而是在殷商与周的交替之际
4、出现了重大的转型,并促成了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以周礼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体制的产生。参见:文超祥参见:文超祥.论西周城市规划思想的起源论西周城市规划思想的起源J,规划师,规划师,2007(10):):90-92 第一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探索1、周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及影响(1)周礼考工记 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其中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西周城市作为宗法分封政体和礼制社会组织的一个部分,进入政治制度的序列,较之前代城市单纯的暴力工具形象,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周礼
5、考工记中记载西周王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前朝一夫。”第一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探索第一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探索“匠人营国”:指丈量土地建设城市。“方九里”:指城市是每边九里的方形。“旁三门”:指城市每边设三门。“国中九经九纬”:指城市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有三条直街,三条横街,每街有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经涂九轨”:指道路宽为车轨三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祖右社”:指左为祖庙(太庙),右为社稷坛。“前朝后市”:指前面为朝廷(北),后面为集市(南)。“前朝一夫”:指市朝各方百步。建立了我国早期政治型城市的一种典范。一套营国制度对
6、许久建立了我国早期政治型城市的一种典范。一套营国制度对许久以来营都建邑的经验作了阶段性的总结,制订了各级城邑严谨而规以来营都建邑的经验作了阶段性的总结,制订了各级城邑严谨而规范的模式。成为以后历朝封建城市规划原则的基本依据。范的模式。成为以后历朝封建城市规划原则的基本依据。如如“旁三门旁三门”,“宫城居中宫城居中”,“前朝后市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左祖右社”等,在曹魏邺等,在曹魏邺城、唐长安、元大都及明清北京的布局中都有印证。城、唐长安、元大都及明清北京的布局中都有印证。(2)对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以明确无疑的等级制思想,贯穿于都城规划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杰出的城市规划艺术观“礼乐思想”;造
7、就天地祖宗在城市中的显赫位置和特有的空间环境。第一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探索 周礼考工记的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长安和北京城(元代和明清时期),清晰的街坊结构和笔直的街道,以及城墙和城门无不反映了周礼考工记中“礼”的思想。可以说周礼考工记营国是以礼制思想为出发点,要求在“礼”的主导下形成营国秩序,形成完整有序的城市网络,呈现理性的空间序列。苏畅,周玄星苏畅,周玄星.管子管子与与周礼周礼营国思想比较营国思想比较J,华中建筑,华中建筑,2008(12):):147-150 第一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早期探索2、
8、东周(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时代,是政治思想极为活跃、战争频繁的时代,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从东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看,东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多样化时代。“自商至西周,随着奴隶制的巩固,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划思想诞生前后,由崇尚占卜鬼神到遵循周易、周礼等有系统的奴隶制思想为指导的转变。而自西周至东周,则可以看到,随着封建制度替代奴隶制度的社会激烈变动,周代维护奴隶制的规划思想受到各霸主国家的挑战,从而向多样化转变。”参见:汪德华著,参见:汪德华著,中国城市设计文化思想中国城市设计文化思想,东南大学出,东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思想史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