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ppt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ppt(3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一,认知与认知治疗的概念一,认知与认知治疗的概念 认知过程是由个体的感知觉、思维、注意和记忆活动所组成,是精神活动中最复杂的过程。认知的过程可分为: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过程;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认知的特征:多维性多维性:瞎子摸象、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相对性相对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联想性联想性:情人眼里出西施;草木皆兵;发展性发展性: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先占性先占性:第一印象、先入为主、井绳与蛇;整合性整合性:格式塔。认知-行为治疗是70年代所发展起来的一类心理治疗,它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
2、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上直接改变病人的认知歪曲或思想上的习惯性错误;治疗形式是积极主动、定式化和限时、短程的;治疗的策略是言语交谈与行为矫正技术相结合,用来帮助病人识别、检验和改正曲解的概念,通过对“此时此地”心理和境遇问题的比较,以及恰当的思考问题方式的应用,使得病人在症状和行为方面得到改善。二,认知二,认知-行为疗法理论的形成行为疗法理论的形成 1,心理治疗理论方法渊源:源于古代的巫术,18世纪19世纪:催眠术。提出动物磁力学说解释催眠术的机制,使心理治疗初具形式。19世纪20世纪的前半: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20世纪50年代:行为疗法兴起,成为与精神分析相抗衡的第二大心理治疗
3、方法。20世纪80年代:各种心理治疗达250余种。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是在经典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方式上逐步改良和发展起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疗程持续数年、采用躺椅形式的长程精神分析和疗程不超过半年、手册训练指导的短程动力学心理治疗两大类。该疗法重视早年生活经历挫折对目前问题的影响,干预主要是通过帮助对过去冲突的了解以及对潜意识动机的内省,产生人格上的改变。该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症和性心理障碍。行为治疗是基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来认识和处理临床问题的一类方法,它强调解决问题,针对目标和积极面对未来,对病人的病理心理及有关功能障碍进行行为方面的确认、检查,以及对有关环
4、境决定因素的分析;然后确定操作化目标和制订干预的措施,旨在改善病人适应功能的质量和总体水平。行为治疗的具体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厌恶疗法;生物反馈法;行为阻断法;行为塑造法;全身松弛训练;自信心理训练示范法等。2,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形成渊源 认知-行为疗法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但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新理论、新方法而获得人们承认并确立自己的地位却是在70年代。首先是马霍尼、梅钦鲍姆、霍伦和肯德尔先后出版了以认知-行为疗法为题的专著;其次是一些在心理治疗圈内颇具影响的人物,如贝克、马霍尼和梅钦鲍姆等公开表明他们是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治疗家,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三是以马霍尼为主编的,旨在“
5、推动和交流有关在调节和适应过程中认知的理论及研究”的杂志认知疗法与研究创刊(1977),使得研究者和治疗家们能在这一定期出版物上就有关的理论问题和治疗实践进行交流和探讨。l 美国学者贝克根据其对抑郁症的多年研究,在70年代后期提出了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认知理论。他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他提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
6、心体验和反应。反应。从80年代至今,治疗家们一方面把各种治疗模式运用于临床实践,尝试去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用临床实践的结果来对治疗模式进行检验、修改和扩充。他们所得出的结论表明,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不但优于行为疗法,而且也优于除行为疗法以外的其它各种疗法。认知治疗不同于行为治疗,因为它不仅重视对适应不良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病人的认知方式改变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同样,认知治疗也不同于传统的精神动力学治疗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目前病人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而动力学心理治疗则重视即往经历,特别是童年创伤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即重视潜意
7、识而忽略意识中的事件。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理论方面的新建树;第二是在解释和治疗具体的心理病症方面进行了探索。伯沃提出“联想的网状结构”,从单一的认知维度出发对情绪障碍进行解释的;约翰逊等分别提出的“多层记忆”与“相互作用的认知子系统”学说则是从认知的多维度来对情绪障碍加以说明。三,情绪障碍认知方法的理论三,情绪障碍认知方法的理论 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三层次理论三层次理论):1,负性的自动思维(浅层、较易被察知):自动出现、不经逻辑推理突现于脑内;内容消极、常导致不良情绪;随时间、地点而变化,能为意识所察觉;貌似真实,系功能失调性假设派生而来;存在于意识边缘、稍纵时间短
8、暂但力量强大,且不能由意愿选择或排除。2,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3,策略:最深层、较难被察知。l l 常见的功能失调性态度:脆弱性脆弱性:一个人请求帮助是软弱的表现;吸引吸引/排斥排斥:得不到他/她的爱,我就不幸福;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一个人应该聪明、漂亮、富有、具创造性,否则很难高兴起来;强制性强制性:我应该-,我必须-;寻求赞许寻求赞许:只有得到别人的赞美,才能高兴起来;依赖性依赖性:假如没有人可以依靠一定会感到悲哀;自主性自主性:我的心情是由一些我无法驾驭的因素所左右;认知哲学认知哲学: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障碍,肯定会感到厌烦。上述八类假设,可进一步归纳为以下三类:成就成就:需要成功、高的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知 行为 治疗 理论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