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幻灯.ppt
《肝脏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幻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幻灯.ppt(4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肝脏转移瘤的肝脏转移瘤的CTCT表现与病理分析表现与病理分析 【摘【摘 要】要】目的目的:探讨肝脏转移瘤的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方法:对28例肝脏转移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果:28例肝转移瘤中,原发灶来源于消化肿瘤的较多。瘤灶多发者22例(78.6),以右叶及全肝弥散分布多见,多数为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大部分边界清楚,大小差异较大,直径在13cm之间居多。低密度病灶21例(75);单纯低密度者5例,中心见更低密度者4例,出现“瞳孔”征1例,“圈饼”征2例,“牛眼”征4例,“囊样坏死”征2例,“壁结节”征2例,“液-液面”征1例。高密度病灶6例(21.4);瘤内出血2例,瘤内钙化2例,
2、在脂肪肝基础上呈相对高密度2例。等密度1例(3.6)。强化方式呈多样性,边缘性强化具有特征性。常伴随其它病变。结论结论:肝转移瘤CT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只要我们结合临床,分析其病理特点,大多可明确诊断。关键词关键词 肝脏 转移瘤 X线计算机 病理 肝脏转移瘤是常见的继发性肿瘤,早期多数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常在定期肝脏检查中发现。CT检查对其确诊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我院近年来CT诊断、临床随访、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肝转移瘤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对其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进行总结。1 1 资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 1.1 1.1 一般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578
3、岁,平均56.4岁,高峰年龄组为4565岁。病程最长者为2年,转移广泛的常在几个月内死亡。临床症状主要是上腹不适、肝区疼痛、腹胀、纳差、黄疸、发热、消瘦等,2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清硷性磷酸酶和转氨酶升高。1.2 1.2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CT检查使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产Prospeed s fast全身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包括全肝。扫描条件:120kv、250mA、3600/s、pitch=1.21.7。重建间隔57mm。扫描前常规口服12%泛影葡胺600800ml,充盈胃肠道。扫描均在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平扫基础上,21例增强扫描,其中4例做延迟扫描。造影剂使用碘海醇1
4、00ml,碘浓度为300mg/ml,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为2.6ml/s,经肘静脉注射后35s、80s分别进行动脉期、门脉期扫描。2 2 结果结果 2.1 2.1 病灶来源病灶来源 胃癌6例,乳腺癌4例,结肠癌3例,肺癌3例,卵巢癌3例,胆囊癌2例,胰腺癌2例,恶性畸胎瘤1例,胚胎癌1例,原因不明3例。2.2 2.2 CTCT表现表现 2.2.1 2.2.1 病灶数目:病灶数目:单发者2例(7.1%),双发者4例(14.3%),3个或3个以上多发者22例(78.6%)。其中数目不清者4例,有多灶融合者2例。2.2.2 2.2.2 病灶分布:病灶分布:肝左叶2例,肝右叶7例,全肝散在分布者19例(
5、67.8),且以肝外围多见。2.2.3 2.2.3 病灶大小:病灶大小:病灶直径0.4 cm13cm不等,大部分直径在13cm之间。其中1例占据整个一侧肝叶。2.2.4 2.2.4 病灶形态:病灶形态:28例均可见圆形或类圆形转移灶,其中6例病灶中见部分形态不规则的转移灶。2.2.5 2.2.5 病灶边缘:病灶边缘:边缘清楚者6例,不清楚2例。同一病例中边界清楚和不清病灶共存者20例(71.4),边界清楚者居多数。2.2.62.2.6病灶密度:病灶密度:低密度21例(75);单纯低密度5例,病灶中心见略低密度者4例,出现“瞳孔”征1例,“圈饼”征2例,“牛眼”征4例,“坏死囊变”征2例,“壁结
6、节”征2例,“液液面”征1例。高密度6例(21.4);瘤内出血2例,瘤内钙化2例,病灶呈相对高密度2例(在脂肪肝背景下)。等密度1例(3.6)。2.2.7 2.2.7 增强表现:增强表现:本组增强扫描21例。动脉期强化,门脉期下降者4例(19%);1例病灶中央区点状强化,1例病灶中部分病灶整体强化,2例为不均匀强化。动脉期、门脉期均强化者14例(66.7%);出现边缘性强化(包括环形、花环状及不规则环形强化等)12例,网格状和车辐轮状强化各1例,静脉早期显影1例,不定型强化2例。动脉期和门脉期均未强化者3例(14.3%),其中2例为“囊样坏死”征表现者。2例做延迟扫描后部分病灶充填。多种强化征
7、象常在同一病例中出现。2.3 2.3 其它伴随病变其它伴随病变 伴腹水者6例,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4例,肝血管瘤3例,脂肪肝3例,肝囊肿2例,同时合并有其它部位转移者6例。3 讨论讨论 肝脏由于其所处的解剖位置及具有双重血供的特点。人体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都可经门静脉、肝动脉和淋巴管转移到肝脏。腹腔内癌肿还可通过浆膜直接浸润蔓延到肝脏。其中血行转移为主要转移方式。特别是消化道的肿瘤转移到肝脏的较多,占80。国外以结肠癌为主1 1。本文则以胃癌居多,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原发肿瘤细胞脱落后,在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下,肿瘤细胞附着于血管基底膜或细胞外间质,肿瘤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使其基底膜及细胞外间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脏 转移 CT 表现 病理 幻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