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非甾体抗炎药.ppt.ppt
《第九章非甾体抗炎药.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非甾体抗炎药.ppt.ppt(9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引言引言n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临床广是一类临床广泛应用的药物,能有效治疗一些自身免泛应用的药物,能有效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及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及强直性脊椎炎等,对感染性炎症也有一定的疗效。等,对感染性炎症也有一定的疗效。P171引言引言n与甾体抗炎药相比,与甾体抗炎药相比,NSAIDs具有具有安全性安全性较好较好、副反应较小副反应较小等优点。大多数等优点。大多数NSAIDs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而且兼有解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而且兼有解热镇痛之功效。而通常所称的热镇痛之功效
2、。而通常所称的解热镇痛解热镇痛药药有的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因此将其有的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因此将其包括在包括在NSAIDs范围之内,同时治疗急性范围之内,同时治疗急性痛风药与痛风药与NSAIDs也密切相关。也密切相关。P171 P171一、炎症和炎性介质一、炎症和炎性介质(Inflammation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n1)炎症:机体对组织损伤或致病因子侵入所产生的)炎症:机体对组织损伤或致病因子侵入所产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局部表现为以防御为主的反应,局部表现为发热、红肿和疼痛发热、红肿和疼痛。n2)炎性介质:一类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炎性介质:一类
3、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自体活性物质。如组胺、自体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羟色胺(5-HT)、缓激)、缓激肽、纤维蛋白肽、组织蛋白酶、血浆蛋白酶、前列肽、纤维蛋白肽、组织蛋白酶、血浆蛋白酶、前列腺素(腺素(PGs)、)、白三烯(白三烯(LTs)、)、血小板激活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白介素()、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一氧化氮(NO)等。等。二、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二、花生四烯酸的代谢(Metabolism of AA)nAA是廿碳烯酸类(是廿碳烯酸类(Eicosanoids)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前体物质,可经两条途径代谢,一条是前体物质
4、,可经两条途径代谢,一条是环环氧酶(氧酶(Cyclooxygenase,COX)途径途径,另,另一条是一条是5-脂氧酶(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途径途径。两条途径有一定的平衡关系,其中。两条途径有一定的平衡关系,其中一条途径受阻,会有更多的一条途径受阻,会有更多的AA进入另一条进入另一条代谢途径,结果均导致炎症的进一步发展。代谢途径,结果均导致炎症的进一步发展。P171三、非甾抗炎药的作用靶点三、非甾抗炎药的作用靶点 n环氧合酶:环氧合酶:NSAIDs的靶酶的靶酶COX存在两种亚型:原存在两种亚型:原生型的生型的COX-1和诱生型的和诱生型的COX-2。nCOX-1主要
5、存在于主要存在于正常组织正常组织,在,在保护保护胃肠粘膜细胞,胃肠粘膜细胞,维持血小板及肾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持血小板及肾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nCOX-2则主要存在于则主要存在于炎症组织炎症组织,其表达可被,其表达可被致炎致炎的的细胞因子(如细胞因子(如IL-1,TNF-)、)、有丝分裂原等诱导。有丝分裂原等诱导。n研究还表明,传统的研究还表明,传统的NSAIDs的胃肠道副作用与其抑的胃肠道副作用与其抑制制COX-1有关,而抗炎活性与抑制有关,而抗炎活性与抑制COX-2有关。有关。P173P196非甾抗炎药的作用靶点非甾抗炎药的作用靶点n脂氧酶(Lipoxygenase,LOX)
6、的催化生成白三烯类,白三烯类化合物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导致水肿,也是一种“致炎物质”。P173作用机制磷 脂(细 胞 膜)AA脂 氧 酶LO多羟 基醇白三烯 LTs(炎 症 介 质)PLA2甾体药 物 作用 靶点环 氧 合 酶cox内 过氧 化物 TXA2 血栓A2促进 凝血PG前列 腺素痛 觉 致 敏(放大其 他 物 质 的 致 痛 作用)致 热炎 症 介 质抑 制 胃 酸 分泌PLA2:磷 脂 酶AA:花生 四 烯酸脂氧酶抑制剂COX抑制剂研究方向n环氧酶和脂氧酶双重抑制剂n选择性COX-2抑制剂第二节第二节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 n人体的适宜体温约 37C;n解热机制:是由于选择性地抑制
7、了中枢花生四烯酸环氧酶的活性,阻断或减少了前列腺素在丘脑下部的生物合成。治标不治本,6h后体温升高,配合抗菌消炎药使用;n镇痛机制:主要是抑制受损伤或发炎组织细胞内前列腺素的合成P174与镇痛药的比较n作用部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外周;中枢阿片受体n适应症:牙痛、头痛、关节痛等钝痛;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痛n副作用:胃肠道刺激;耐受性和成瘾性按结构分类:n1.水杨酸类:副作用低n2.苯胺类:解热镇痛无消炎作用、副作用大n3.吡唑酮类:解热消炎镇痛,副作用大 P174苯胺类苯胺NH2苯胺有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毒性太大1.对CNS先兴奋后抑制2.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缺氧不能药用。P175乙酰苯胺(
8、Acetanilide)NHCOCH3又称退热冰,1886年发现,曾用于临床,但由于它在体内容易水解生成苯胺,故毒性仍很大,现临床上已不用。P175非那西丁(Phenacetin)NHCOCH3H5C2O1887年合成,其解热镇痛作用增强,而毒性降低,曾广泛用于临床,但近年来发现它对肾和膀胱有致癌作用,对血红蛋白和视网膜也有毒性,目前各国已先后淘汰,但复方制剂仍在使用。如APC片(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丁)P175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NHCOCH3OH又名扑热息痛,1893年上市,实为乙酰苯胺和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P175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n解热镇痛作用良好,毒性和副作用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章 非甾体抗炎药.ppt 第九 非甾体 抗炎药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