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新修订版 .ppt.ppt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新修订版 .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新修订版 .ppt.ppt(3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主要内容p修订背景 p拟解决的问题p修订过程 p修订内容p乙肝、丙肝、感染性腹泻病、梅毒报告标准 2006年,原卫生部组织制定并印发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该规范实施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管理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得全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然而,随着传染病防控业务的拓展与工作要求的变化,现有规范中关于慢性传染病的管理、信息交换和共享、系统和信息安全等部分的内容亟待更新。同时随着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发展,也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p人员、机构、经费保障问题p“大疫情”系统和各专病管理系统数据一致性问题p慢性传染病的管理问题p电子病历
2、与“大疫情”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问题p传染病数据共享与信息利用问题p系统及数据的信息安全问题p明确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部门的职责p引入基于病人主索引的疾病电子病案管理模型p增加医疗机构电子传报卡的报告、保存等管理的要求p基于电子病例系统与大疫情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p强化信息安全、数据使用安全过程确立要点2013.3确立要点研讨起草2013.6专家起草征求意见2014.9国家卫计委各司局2013.4专家咨询2013.03052013.5报疾控局2013.7专家研讨2013.9报疾控局2013.06092013.102014.092014.3疾控局各业务处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
3、、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天津河东区、宁波市性艾中心结核中心传染病处应急中心北京市儿童医院合肥市一O五医院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p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
4、,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保障条件。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2)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导方案等。(4)负责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并为省级相关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协助卫生部制定相关标准和方案。(3)负责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配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能履行
5、职责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处置。无2.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职人员、配备专用计算机和相关网络设备,保障疫情报告及其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2名或以上专职人员,一级医疗机构必须配备1名专职人员,村卫生室(社区)、诊所、门诊部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3.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日常管理、审核检查、网络报告(数据交换)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6.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医疗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
6、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对献血人员进行登记,确认实验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病例,应按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内容,在本规范报告时限内,进行网络报告。采供血机构应对献血员进行登记,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按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内容,在本规范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乙类: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新增手足口病其它传染病:新增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2014.8.)、埃博拉出血热(2014.8.)。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7、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检测或放射登记。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或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电子传染病报告卡交换文档。无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可采用纸质或电子形
8、式填报,内容完整、准确,填报人签名。其中纸质报告卡要求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字迹清楚。电子交换文档应当使用符合国家统一认证标准的电子签名和时间戳。传染病报告卡中须填报患者有效证件号;患者为学生或托幼儿童须填报其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传染病报告卡(见附表)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参照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的其他传染病。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新修订版 .ppt 传染病 信息 报告 管理 规范 修订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