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的文化意义.docx
《西安城墙的文化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城墙的文化意义.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B三城墙的文化意义肖云儒说:“西安城墙是长白胡子的历史老汉刻下的一方印,它盖在黄土地的烟尘里,也烙进古城人的心里。”贾平凹说:“城之所以为城,就是因为有城墙。西安是名副其实的城啊!它的城墙赫然完整,独身站定在护城河上的吊板桥上,仰观那城楼、角楼、女墙垛口,再怯懦的人也要豪情长啸了。”西安城墙是一本无字的煌煌史书。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成为国家首都的年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早在公元前11世纪,西安就是周朝的建都之地,周文王建造的丰京和周武王建造的镐京,其遗址就位于现在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泮河两岸,河西为丰,河东为镐。到了汉代,作为首都的长安城,规模更大、气势更雄
2、伟,如今,已经被精心保护起来的汉长安城遗址上残留的城墙让人油然而生沧海桑田之叹。至于唐都长安,是那个时代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它比当时欧洲的罗马城大七倍,比一千多年后成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大一倍多。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一道道城墙高大巍峨。直到唐朝末年,随着李氏王朝的衰落,长安城才在改筑时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规模明显缩小。现存的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公元1374-1378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也因此,这座明代城垣的历史,就可以上溯到唐长安城的前身,在公元6世纪由大建筑师宇文恺主持建造的隋大兴城。有幸的是,西安城墙在历经
3、劫难以后完整保留至今,这样,它就给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能够吸引后人前来细细阅读、慢慢体味的载体,让我们获益无穷。明西安城墙初建时,只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依次名曰长乐、永宁、安定、安远,其中所包含的当时人们对平安、快乐生活的企盼,倒是和今天的我们相通。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辟的中山门、玉祥门、勿幕门,皆以杰出的革命先行者的名字命名,自有其不寻常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开辟的诸多城门,以和平、建国命名,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朱雀、含光等唐代城门名称的重新使用,则是体现着一种文化传承。特别要说一下的是文昌门,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建筑。魁星又名“奎星”、“奎
4、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今辟为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1986年修复,同时开通的城门,自然也就被命名为文昌门了。西安城墙是古老城市的醒目标志城市和人一样,都必须有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其鲜明的城市个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城市建筑来体现。在欧洲旅行,有着百年(甚或更长)历史的老房子,时不时就会和你不期而遇。一次,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市,我们入住了一家“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 城墙 文化 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