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三下《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统编三下《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三下《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统编三下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江上和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悟儿童诗的特点。2.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创编。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江上和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创编。五育融合点:本课时围绕着单元语文要素,注重单元整体教学,关注本单元的语文核心素养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创作儿童诗并配画等学习方法,读懂了诗意,读活了画面,读出了意境,体会字里行间快乐的童真童趣。教学过程:
2、一、巩固复习,目标导学1 .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来到了“溪边,欣赏了富有童趣的“钓鱼图,谁能把这首富有童趣的小诗背诵一下?(指名背诵、全体背诵)2 .想一想,上一堂课我们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首小诗的?(如:朗读、想象)3 .导入:这一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跟随作者的脚步,至广江上、到林中去欣赏另外两幅“童年的水墨画。设计理念:加强背诵反馈,夯实语言积累,回顾研究方法,积累阅读经验,把握诗歌研究的基本方法。4 .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江上和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悟儿童诗的特点;(2)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创编。二、任务驱学,整体
3、感知(一)出示学习任务:1.有感情地朗读江上,猜猜是谁在江中嬉戏玩耍,玩得开心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2 .理解“水葫芦J水葫芦是谁?为什么叫水葫芦?3 .观察课件出示“黑、染、竿、腾、碎、拨、浪、葫等8个字,交流怎样书写才美观。4 .复层次地、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林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想象画面,感受童趣。根据学习任务,按照学习溪边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江上、林中。三、合作探究,激思展学(一)聚焦江上,品读童真1.自主学习:按照学习溪边的方法,自主学习江上。(1)指名读诗:猜猜是谁在江中嬉戏玩耍?(一群小朋友)(2)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双双小手。(3)小朋友们玩得开心
4、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体会小朋友的快乐。理解水葫芦:“水葫芦是谁?为什么叫水葫芦?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小朋友的调皮、有趣。2 .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小朋友们在江上戏水的快乐。3 .指导书写。(1)学习“墨、染、竿、腾、碎、拨、浪、葫等8个字。(2)学生观察,交流怎样书写才美观。(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腾:左窄右宽,右下是“马字。拨:左右结构,右边是“发,不是“。(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5)优秀书法作业展评。【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价值。在学习溪边这首儿童诗时,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年的水墨画 统编 童年 水墨画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