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统编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统编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 .会读“青棵、鱼饵”等词语,能理解“收敛”等词语的意思。2 .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3 .能读好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联系上下文形象的作用。【教学重点】1 .会读“青棵、鱼饵”等词语,能理解“收敛”等词语的意思。2 .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能读好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联系上下文形象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补充资料1 .出示七律长征,学生齐诵。2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篇
2、课文,就是长征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你对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这段历史有哪些了解?(1)生交流预习成果(2)出示资料3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出现了许多革命英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炊事班长,齐读课题一一金色的鱼钩。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1 .出示词语(1)生读2组词语青棵搪瓷碗鱼饵抽噎瞻仰高额骨收敛奄奄一息(2)(出示课文句子)“收敛”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自己读读句子,想一想。指生交流。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2 .字词障碍我们解决了,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生交流。师总结概括长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预设:对于这样的长课文,我们就可以像穷人里学的那样,抓住主要事件来简要概括内容。)三、运用
3、方法,品读人物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一位怎样的老班长?默读课文,谈谈你的感受。A.抓住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并做简要批注。B.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合作解决问题。C.小组合作读好片段。2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3 .小组交流,合作读好情节4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情节,抓住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谈出感受,并相机指导朗读。1. “硬咽”情节(对话、心理)(1)抓住两人的对话,体会语气的变化(掩饰一一劝说一一严厉地批评),更加深入了解老班长的品质。(2)抓住“我”当时的心理描写体会。(4)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 “命令”情节(心理)(1)抓住“我”当时的心理描写体
4、会我对老班长的敬重,进一步体会老班长的品质。3. “牺牲”情节(对话、心理)(1)抓住人物对话,关注提示语和标点,读好对话,感受对话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2)抓住“我”2处心理描写体会作用。第一处(27段):体会“我”对老班长的关心、担忧,也从侧面体现老班长平时钓鱼的不易。第二处(34段):体会“我”要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以及“我”希望子孙后代能牢记革命前辈的感人故事,铭记革命前辈的崇高品质。5.小结:运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结合情节,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等方法,就能直观、深切地感受人物形象,在以后的阅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读好小说的人物形象。四、比较辨析,总结提升1.课文
5、主要刻画了老班长这一形象,为什么不以“老班长”为题,却以“金色的鱼钩”为题?(1)指生交流(2)理解题目的含义(预设:鱼钩是贯穿文章的线索,老班长用鱼钩挽救了小战士的生命,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代表了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2.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指生交流(2)师总结方法五、拓展阅读(一)运用方法,迁移阅读草地夜行1 .生快速阅读文章,圈画批注2 .交流感受,体会人物形象(二)课下推荐阅读七根火柴(后附带文及教学反思)草地夜行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
6、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会儿也好啊!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一点儿不错,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色的鱼钩 统编 六年级 上册 金色 鱼钩 教学 设计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