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七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docx
《统编七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七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统编七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理解并掌握“敏”“喻”等重点实词及“之”“而”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中状语后置句等特殊文言句式。(2)通过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理解论语中“君子”的道德内涵,探讨达成“君子”的途径,并分析“君子”的当代价值。(3)通过学习孔子的君子之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新时代君子。教学重点:理解论语中“君子”的道德内涵,探讨达成“君子”的途径教学难点:分析“君子”的当代价值,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新时代君子。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心目中的完美人格形象I、网络投票:君子、勇士、贤士、侠士、
2、儒士、隐士。PPT呈现投票结果。2、你心目中的君子具有哪些完美人格?邀请2到3名学生分享。今天我们重回论语,走进孔子为我们勾勒的“君子”世界。我2目中的完美人辂形彖二、共赴君子之旅1、君子内涵演变1、补充资料:甲骨文说文解字尚书诗经学生探讨分享。君子形象至论语才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内涵,君子不再局限于统治阶级的政治范畴。从政治阶级性概念延伸拓展到道德概念,成为几千年来人们共同的道德禀赋和人格追求。至此完成了“君子以位言”到“君子以德言”的转变。2、绘君子之德请阅读论语十二章以及补充资料,概括君子道德内涵。(1)义第四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3、,义之与比。”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思考.入第4章看,孔子把义利放到了对立面,孔子是否完全否定利?学生讨论分享。(2)仁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统编 十二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