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国屏风的古与今.docx
《细说中国屏风的古与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说中国屏风的古与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细说中国屏风的古与今为了现代屏风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更加和谐,避免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通过回顾中国屏风历史,研究中国屏风分类,赏析中国现代屏风作品,从而对屏风有更深度的认识。通过查阅现存有关中国家具的学术专著,关注研究现存屏风收藏品,以及多年当代家具从业的实践经验,屏风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人们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对屏风的功能性和装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屏风从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逐渐转向家居生活的营造。不论需求和技艺如何变化与改进,造物设计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却没有改变。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传递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是促进中国特色屏风类家具设计积极健康发展最直接也是最重要
2、的元素。1、中国屏风的历史1.1 屏风的起源屏风自古以来在中式室内家具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家具。据考证,古代的物原便有“禹作屏”一说,至今己有四千年之久。根据史料逸周书.卷六.明堂解中记载:“天子之位负斧康南面。”说明早在先秦或西周(约前1046年一前771年)时期,类屏风家具便已出现于帝王朝堂之中。“斧星”也可称为“斧依”,展是古代的一种屏风,因为上面雕有斧型图案故得此名。早期的屏风可能多作为天子之器,用于体现权力与地位。1.2 屏风的普及经过时代的不断演变,随着物质逐渐丰富,文化逐渐繁荣,类屏风家具也得到了不断发展,逐渐普及起来,不再是帝王专属之物,从皇权的
3、地位象征逐步进入到普通阶层的生活中,承载起挡风,遮蔽,装饰等功能。在西汉(前202年一8年)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道:“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由此可证“屏风”一词在汉代便已出现,同时也展现了屏风在当时的功能性,为记录者提供了一个单独的空间,起到了临时分隔室内空间,保护隐私的作用。除了文献可以证明屏风的悠久历史,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随葬冥器彩绘漆屏风,证明了屏风在几千年前的存在与价值。此件漆屏风也是至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块较为完整的屏风。1.3 屏风盛世在西汉以后的千百年里,随着朝代不断地更替,屏风承载了每朝每代不同的文
4、化,无论在材质或是形式上都各有特点。起初的屏风设计主要是为了其功能性,装饰性次之。直至明朝(1368年1644年),屏风不再是一件功能性家具,更是一件屋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汉唐之后又一个长治久安的黄金时期,共传十六帝,总计276年。明朝时期社会稳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工匠获得了更多自由与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到了明朝中期,贵族富商们新建成的府宅需要配置大量的家具,又恰逢郑和下西洋这一场海上远航,从盛产顶级木材的南洋各国运回了大量高档木料,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紫檀与花梨。这诸多有利条件为中国家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明朝时达到了顶峰,也自然成为了屏风的鼎盛时期。
5、在式样上,明朝工匠们除了在历代屏风的传统形式上加以改良,还在屏风的使用属性上做出了重大突破。挂屏的出现,使得屏风不再是一件功能性家具,而摇身一变成为了用来代替画轴的一种纯粹的装饰家具。除了挂屏,屏风的主要呈现形式为座屏、围屏等。到了清朝,经过了明朝时期的沉淀,屏风在制作工艺上更加注重于多种材质与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使屏风更具装饰性和观赏意味。工匠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技艺,将饱含大量文化信息的图案、纹饰、文字融入屏风的制作之中,使其既能表现文人墨客追求的高雅情趣,又能寄托人们祈福迎祥的精神慰藉。2、中国屏风的种类屏风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一般可按其构造、题材、材料和工艺来归类。根据屏风的不同构造大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说 中国 屏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