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影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话影壁.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漫话耀我国的古代建筑,除去野亭山塔这类可供游人驻足或登临的去处,城也好,园也罢,一般周边都要用高高的砖墙围住,密不透风。如果是一座都城,那还要城内建城,谓之宫城,以供皇帝和后妃们居住。古都长安、洛阳和北京,都曾有过这种城中之城。常听人说,北京城里“门”多,天安门、地安门、安定门、德胜门、宣武门、崇文门等,不可胜数。门多,自是因为墙多,而墙上一旦开出门来,便不免招人“自门而望”,于是乎,古人便在临门之处再建一段短墙,用来遮挡视线,以绝窥探。这段短墙,就是人们所说的影壁了。影壁古称萧墙,也叫屏,或是照壁、塞门等。一般而言,一座影壁多由“座”“身”“顶”三个部分构成,但也并非一定三者必备。修建影壁的
2、材料有的只用砖瓦,有的纯为石制,而皇家的影壁多半都以琉璃覆顶或是贴面,有的还饰以精美的图案。影壁的样式各有不同,八字影壁、一字影壁等,很多种,“若以影壁所处的位置来区别,可分为立在门外、立在门内和立在大门两侧及其他位置的四种”(楼庆西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时至今日,在农村的普通民居前面,有时,依然还可以见到不同材质的影壁,且以立在大门两侧的八字形的居多,只起到一种装饰作用。那么影壁始于何时呢?“根据现在考古发掘成果,早在西周时期的宫殿建筑中就己经有了照壁。”如果要我们进一步追问,古人当初修建影壁的目的是什么呢?有民俗研究者指出,影壁的出现可能与当时人们的迷信观念相关。古时候,传说住宅门前经常会有
3、鬼魂经过,于是便在院门口修起一堵墙来加以阻挡。因为鬼魂只能走直线,不会拐弯,所以,一段影壁便可以将他们挡在门外。也有古人认为,强风直入厅堂,不利藏风聚气,于人不吉,为了缓和气流,便在大门后面建起一堵墙加以遮挡。除了以上这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影壁的出现是源于古代礼制的需要。但无论怎么说,影壁的出现年代已然十分久远,则是不争的事实。譬如,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就曾借用影壁,指出祸患往往起于内部,即成语“祸起萧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这样注解“萧墙”:“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这就是说,从大门至影壁留出这
4、样一段距离,可以让臣子在面君之前调整一下心态,整饬一番仪表,以便肃然起敬,显然这就是礼制上的需要了。当然,施行这种礼制,也未必都需要靠萧墙来体现,还可采用其他形式。例如,郑玄在注解礼记郊特牲“台门而旅树”一语时便说:“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按照等级,天子可以在宫门外建立影壁,诸侯在府邸内设置萧墙,大夫的门首可以垂挂竹帘,而寻常士人,只需在门框上挂一块帷布也就可以了。由此不难看出,等级不同,“施礼”的方式便会有很大的区别。荀子在其大略一篇中也曾经讲过:“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这话说得很明白:在门外建立影壁,是不想从里面看见外面;而在
5、门内建立影壁,则是不想让外面看见里面。按我们的理解,设立影壁,以防外人窥探,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不欲见外”该作何解呢?书中有这样一条注解倒是颇为有趣:“不察泉中鱼之义也。”何谓“泉中鱼”?即深渊中的鱼,比喻隐秘之事。”古谚也有“察见渊鱼者不祥:在古代,天子不置身险地,免撞不祥,乃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而古人用这样一段内外相互隔绝的影壁,既可保护隐私,维护权威,又可趋吉避凶,方便又合于礼制,故此被历朝历代所沿用。在古代建筑中影壁十分常见,不仅君主、诸侯、皇亲国戚的宫殿府邸有,即便设在地方的州县官衙同样可以见到影壁。在帝国缩影中国历史上的衙门一书中,作者郭建写道:“墙是衙门建筑的第一要素最重要
6、的墙是围墙。整个衙门建筑群围绕着一圈高高的围墙,而衙门建筑群的每一个功能区域也都是大大小小的被一道道围墙围成的四合院院落除了上述的围墙外,衙门中还有一些独立的起遮挡作用的墙壁。在我们走近衙门时就会注意到大门外正对大门的照壁照壁朝北的墙面一般有砖雕中心是一个怪兽图像,这个怪兽形状有一点像麒麟,它的周围有不少金银财宝,可它还是张开大嘴,企图吞吃天上的一轮红日。这种怪兽名不见经传,俗称“(音“贪”),在照壁的北面雕上它的尊容,据说就是为了提醒进出衙门的众人不要贪得无厌。照壁朝南的墙面恰似官府的公告栏,经常贴满了官府的告示、批词、判语等等文告,供人阅读抄录。进了大门,往往就会看到一堵和大门外照壁相对的
7、屏墙,遮挡进入大门的人们的视线老百姓到此就应脱帽整装,算是进入了办公的区域。”这段叙述,将州县府衙内外照壁的功用介绍得十分详细。应当承认,某些样式的影壁对于整个建筑群来说,的确可以营造出一种气势,增添几分美感,但与此同时,主人那种内隐、内敛的心态也是不言自明的,这种心态若以古都北京为例,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明清时期,北京共有四圈城墙: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即紫禁城),这固然有防御上的考虑,但更多的还是礼制上的需要。拿宫城来说,本已在皇城之内了,但还是要四面高墙,设为禁地。在宫城里面,按照不同的用途又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被一道道高墙隔离开。宫城外围辟有四座门,即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
8、门。整个宫城又以乾清门为界,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内廷俗称后宫,更是戒备森严,就连一般朝臣也不得探视涉足。午门是整个宫城的正门,太和殿是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在午门与太和殿之间有一座太和门,用来作为二者之间的一个过渡,其功用与影壁的作用颇有相通之处。至于说到紫禁城内的庭院,影壁就更多了,即使到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皇家林苑去看,也莫不如此。影壁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不算很高,但也还有。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这里所说的“塞门”就是影壁。这段白描,
9、看似单纯的景物交代,没有一句渲染的词语,实则皇亲国戚高门深宅那种不俗的气势和威仪己尽在不言之中了。这一点,如果与金瓶梅书中的描写对比,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楚。该书第七回“薛媒婆说娶孟三儿”,写西fn1庆前去相亲:“不多时,到了杨家门首。却是坐南朝北一间门楼,粉青照壁。薛嫂请西门庆下了马,同进去。里面仪门照墙,竹枪篱影壁,院内摆设榴树盆景,台基上缸一溜,打布凳两条。”在这里,同样也是场景描写,却与宁国府那种豪门气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文中写到了蘸缸、打布凳一类物件,更是透露出市井人家的烟火之气,只不过正门内外都置有影壁,倒也显露出几分殷实人家的模样。此书第二十八回还有一句:“陈敬济袖着鞋,径往潘金莲房来,转过影壁,只见秋菊跪在院内”此处写到的影壁,显见得就是建在门内的一段短墙了。古时候,较大的庭院门外的影壁前,往往都会留有或大或小的一块场地,但因为有了这道影壁隔在大门与场地间,便使影壁以外的人产生一种“身处于外”的自觉,有了这种自觉,言行便会遵守相应的分际;而处影壁以内,则又让人产生了一种“身安于里”的感觉,人与人之间自会有某种亲近感。所以,短短的一段影壁,对外来说是一种“隔”,对内则是一种“藏”,“隔”的目的最终也还是为了“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