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6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宁波市盛甬海洋技术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005953676444)二。二三年八月项目基本情况表项目名称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项目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项目性质公益性()经营性O用海面积2.7287公顷投资金额14596万用海期限40年预计就业人数占用岸线总长度Om邻近土地平均价格1235.5万元/公顷自然岸线-预计拉动区域经济产值人工岸线填海成本309万元/公顷其他岸线海域使用类型用海方式面积具体用途建设填海造地0.0825公顷道路建设填海造地2.646
2、2公顷道路1、项目用海基本情况(1)用海位置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选址位于泥螺山围区西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已获自然资源部备案(自然资办函(2023)407号)。(2)用海内容拟建滨海东路长约2.9km,横断面24m。道路北起望海路,中间穿越已确权海龙路,规划海凤路,南至规划海呈路。全线含桥梁2座,同步实施排水、交通安全设施、照明、绿化等。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海陆分界线从道路中间穿过,道路东侧部分涉及用海。(3)用海需求用海类型:交通运输用海(编码3)路桥用海(编码34);用海方式:填海造地(编码1)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3);用海面
3、积:2.7287公顷;用海期限:40年。2、用海必要性项目建设是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镇海片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所在围区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已获自然资源部备案。本项目作为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方面是对存量围填海的有效利用、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另一方面其建设有利于落实城市规划、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建设,保障该区域后续各类项目的开工建设,带动周边存量围填海使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用海是必要的。3、6W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项目属于杭州湾工业与城镇用海区(代码A3J)。本项目将建设市政道路工程,对于保障工业城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该
4、区的主导功能,在落实围填海评估报告和生态修复方案的基础上,本项目建设符合“杭州湾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各项海域管理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本项目建设符合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函。4、占用岸线情况项目不占用岸线。5、利益相关者协调情况本项目建设可能对泥螺山围区的生态修复工程、泥螺山围垦塘(二线)、海龙路(二线海塘一线海塘)工程、
5、*供电工程、*公司*产业集聚项目等用海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宗海界定需做好与周边相关工程的权属衔接工作,同时安排好施工时序,避免交叉施工,在划定的范围内实施,做好施工协调工作、营运期管理工作,采取必要的相关安全保护措施。本项目主要建设于泥螺山围垦塘(二线)基础上,需按二线海塘报废相关要求进行建设。本项目建设单位已取得各利益相关单位及协调部门同意项目实施的意见。6、资源生态影响性及生态保护修复措施(1)生态评估项目用海位于泥螺山围区内,引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中围区对海域水动力、冲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工程主要占用原有潮间带滩涂,造成堤线附近边滩的淤积,对外围影
6、响甚微;工程占用人工岸线,工程的建设增加了一定的岸线资源,不会造成岸线侵蚀,不会影响通航安全。根据2022年实测水下地形及历史地形数据分析,由于海堤外侧属淤涨型海涂,新泓口及泥螺山工程完工后,在无新建工程影响的情况下,冲淤量小。受杭甬高速复线建设的影响,围区东堤外侧与高速间区域呈现显著的淤积态势,高速外侧海域冲淤变化较小,局部有所冲刷。工程主要造成围区内的生物掩埋,对围区外生态环境没有显著的影响,长期运行以来海域环境和生态系统逐步稳定和平衡。工程对周边的生态保护红线没有明显影响,且没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工程所在海域符合该区域海洋功能区划的管控要求。(2)资源影响分析项目用海面积为2.7
7、287公顷,原围填海造成的滩涂资源减少2.7287公顷,本次道路建设不会再对滩涂资源造成损失。道路所在的历史围填海工程实施直接占用部分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栖息地,使这部分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直接灭亡;围填海工程范围水域内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也失去生存栖息地,导致该范围内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损失,这些影响是不可逆的。本报告引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估算结果,并根据项目用海面积与泥螺山围区面积的占比,计算项目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失得到造成鱼卵、仔鱼、游泳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潮间带生物、底栖生物一次性生物损失量分别为1.74X103个、0.87X104尾、0.25k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泥螺山片区 配套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滨海 东路 海路 海呈路 工程 海域 使用 论证 报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