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平区“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昌平区“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2021年3月24日目录第一章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1第一节生态保障服务功能大幅提升1第二节城乡绿色宜居环境明显改善3第三节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更加完善5第四节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成效初显7第五节园林改革创新能力不断增强8第六节园林绿化社会效益惠及民生10第二章准确把握园林绿化面临的新机遇12第一节发展机遇12第二节面临挑战14第三章努力实现生态屏障和城市园林新目标18第一节指导思想18第二节基本原则18第三节发展目标20第四章大力发展城区高质量绿色空间22第一节城绿混合,推进公园化科技创新片区建设22第二节修复提质,打造高密度组团绿色修补示范区.23第三节山水
2、相映,构建和谐宜居产城融合的新城格局24第四节多措并举,完善公园全龄友好服务功能创新管理模式25第五章着力打造平原森林景观27第一节造林绿化联通生态网络27第二节“战略留白”“留白增绿”拓展绿色空间29第三节查缺补漏打通城乡生态廊道29第六章切实筑牢山区生态屏障31第一节造林绿化充实生态空间31第二节健康经营提升生态质量32第三节保护天然林维护生物多样性32第七章努力增强居民绿色获得感34第一节争创国家森林城市34第二节推进城镇乡村绿化和古树名木管护35第三节提质增效优化林产品质量36第四节挖掘“三条文化带”生态内涵39第五节扩大农民绿岗就业40第八章不断强化绿色生态安全体系42第一节配套完善
3、森林防火体系42第二节健全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42第三节构建完备自然保护地体系45第四节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46第五节全面提升园林绿化资源管理水平46第九章稳步推进园林绿化体系的改革与创新48第一节积极推进园林绿化体制机制的改革48第二节建立健全园林绿化智慧管理平台49第三节努力推进园林绿化技术创新与应用50第十章夯实园林绿化保障措施51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51第二节严格依法治绿,强化执法能力51第三节强化资金保障,细化资金监管52第四节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管理能力52第五节重视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53第六节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公众参与53附表1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十四五”时期拟建
4、设的重点项目表55附图60第一章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十三五”以来,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北京市和昌平区的工作部署,围绕增资源、保生态、提质量、促发展、惠民生的目标,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精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提高公园绿地数量和品质、着力构建生态安全体系、不断壮大林业产业、努力增强惠民服务能力,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全面达到和超额完成十三五确定的各项指标。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45.89%提高到48.00%,林木绿化率由66.41%达到67%,乔木林蓄积量由109.68达到148.38万立方米,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由22.64立方米达到26.14立方
5、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92%,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39平方米(按常住人口统计),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49%。第一节生态保障服务功能大幅提升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着力提高新一百万亩造林、京津风沙源二期等工程建设质量,高位推进“留白增绿”和“战略留白”,增加绿化面积,扩大环境容量。持续开展森林经营抚育和通道复绿提质,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服务能力。平原造林工程增绿添彩。重点实施大尺度、高标准完成平原造林工程26436亩,平原区森林覆盖率增加近3个百分点,达到30.00%。优化完善平原地区绿色生态体系,补充和连通现有绿地系统的断
6、链现象,完善京北绿楔系统,补充昌平区的“两带”架构,增强了各组团的生态效益。目前,平原地区面积千亩以上造林地块数量达26处,万亩以上造林地块达5处。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对接京津冀生态廊道,开展拆除腾退地块规划建绿,建设城市森林型生态林1759亩,拓展更多生态游憩空间,进一步增强市民获得感。表1“十三五”期间平原造林面积统计表单位:亩重点工程年度合计20162017201820192020合计26436/平原造林工程450035001000/新一轮百万亩造林21936/6000110004936山区造林和森林提质增效成果可喜。全面推进风沙源二期困难立地造林、新一轮百万亩造林、浅山荒山造林
7、、浅山台地造林、山区彩色树种造林等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9586亩。着力开展延寿、南口等镇和十三陵林场的封禁、补植等工程,增彩建绿,完成封山育林141500亩。科学实施森林健康经营,建成流村、崔村等6个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完成森林抚育254300亩;完成阳坊、南邵等镇的景观改造、林木复壮、补造等低效林改造和植被恢复48442.6亩。山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近1个百分点,达到60.22%,森林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留白增绿”和“战略留白”初见成效。积极倡导海绵城市、城市森林、物种多样性、再生材料利用等理念,编制“留白增绿”及“战略留白绿化设计方案。通过对拆除腾退地块分类处置、统筹复绿,完成“
8、留白增绿专项和公园项目及“战略留白”项目6083.4亩,扩大城乡生态容量。重点开展小汤山官牛坊、阳坊八口等16处乡村公园建设,彰显“疏解整治促提升”成效,为30余万人提供景观游憩场所,提升市民绿色福祉。通道绿化美化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备、2019年北京世园会等绿化环境保障工作。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京藏、京新、京礼高速,京张高铁和市郊铁路怀密线(昌平段)沿线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完成造林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和山体修复面积总计26036.1亩,形成景观多样、结构合理的多条绿色景观廊道。并融合沿途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市郊铁路S2线、市郊铁路怀密线(昌平段)两侧休闲旅
9、游服务能力,将这两趟“开往春天的列车”打造得更具亮点。第二节城乡绿色宜居环境明显改善结合第一道、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及北中轴绿楔等工程建设,新建扩建及改造提升公园绿地,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加义务植树,加快森林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步伐。完善绿化养护管理机制,推广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着力实现城市绿地精细化养护与科学管理。回天三年行动公园及其他绿化建设完美收官。针对回天地区缺少大型公共绿地的短板,完成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TBD城市休闲公园、贺新公园、霍营公园、天通艺园、回龙观街区公园、陈营东西桥公园等7个公园的新建扩建及改造提升3549亩,增加居民健身休闲场所,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实施现有低效用地腾
10、退还绿,完成平原造林及景观提升93()亩,完善城市生态绿化格局,提升北中轴通风廊道林地质量。有效缓解居住人口密集与公共绿地稀缺的矛盾,增强服务功能和发展活力。全民义务植树成效显著。建立昌平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人数约35万,年平均折合完成105万余株。并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绿化美化,完成34个村庄1240亩村庄绿化美化。望都新地社区、创新园社区等10个社区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公园管理中心、十三陵林业工作站等15个单位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朝凤庵村、檀峪村等1()个村庄被评为“首都绿色村庄”,百善镇、阳坊镇被评为
11、“首都森林城镇”。绿化养护得到持续加强。组建专门的绿化养护队伍,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建立专门养护信息平台,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的养护管理体系,开展常态化、高频次、精准量化的监督检查,实现养护工作的全覆盖、全时段监管。完善山区生态林管护机制,实施平原生态林分级分类养护管理制度,每年完成城市绿地、平原生态林、河路两侧绿化工程等养护面积达20余万亩。第三节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更加完善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明确责任区和管护任务,持续强森林防火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成效显著,常发性林木有害生物成灾率在1%。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8%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
12、3%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能力和手段不断提高,实现了年度全覆盖监测。理清了自然保护地和湿地资源保护现状,保护管理进入科学轨道。森林防火体系日益稳固。全面部署森林防火工作,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统筹指挥管理全区28支森林防火巡查队、24支森林消防中队、495名森林消防队员及4400余名生态林管护员。增加33座森林防火瞭望塔、15个检查站的供电避雷设施。新建511块森林防火警示牌、195根森林防火语音杆、72路视频监控系统和8个镇街监控分中心等基础设施,山区监测面积覆盖率85%。更新400兆数字通信指挥系统,充实了10批次扑火装备。开展了动漫公益广告等形式的森
13、林防火宣传,连续19年获得全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2019年获得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日渐完备。成立了“京西片区林业有害生物协同防控联动指挥部签订片区防控责任书,定期召开指挥部会议,组织开展联合应急演练,强化了协同防控联动和信息沟通。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地面防治24.37万亩次;飞防313架次,预防控制面积46.95万亩次。2018年开始推行苗木电子标签试点工作,发放电子标签6万余个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监测巡查工作,设立监测点140个,共计巡查8万余公里。2020年开展植物检疫复检社会化试点工作,共计复检1500车次。开展春秋两季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普查,探索构建无人机监测体系
14、,提升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能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依法办理征收占用林地许可183件、林木采伐许可2679件、林木移植许可352件。落实“2017利剑行动”“2018春雷行动”“昆仑202(F等专项行动,严格查处昌平区涉及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案件,完成森林督查整改案件50件,结办行政案件51件,处罚违法单位21个,违法人员30人。结办野生动物案件2起,侦办19起,查获各类野生动物制品4公斤,解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余只。新建市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3个,区级监测站14个,实现监测工作全域覆盖,有效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学规范。开展昌平区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十三陵国家森林
15、公园等4个自然公园、1个风景名胜区的调查摸底、评估论证和整合优化工作,形成了自然保护地调查摸底报告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分述报告,为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勘界立标等工作奠定了基础。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扎实推进。开展昌平区湿地资源调查,查清本区湿地的面积类型、数量、分布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状况。积极推进沙河湿地公园和西部绿色发展示范区湿地建设工程,清河入河口和温榆河湿地及支流湿地恢复工程,史家桥、东沙河路庄桥、高崖口、七燕干渠及山区小流域等治理工程,一道、二道公园环和滨河公园景观提升工程,完成湿地保护与修复面积1()50公顷。第四节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成效初显坚持以“提质增效,标准管理”为指导,制定了昌平区果树、花卉、蜜蜂产业以及果树生产用农药等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实行21个方面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一花三果”的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以休闲观光、康养旅游等新兴产业,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林果产业稳步发展壮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果树产业结构,累计更新发展果树面积3100余亩。果树种植达面积16.8万亩,累计果品产量13724.1万公斤,累计产值1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