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我国钢铁工业60年进展历程和成就回顾.docx
《新我国钢铁工业60年进展历程和成就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我国钢铁工业60年进展历程和成就回顾.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开展历程及成就回忆:/2009-11-0915:31:23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访问次数:7371世界钢铁大国梦想照进现实一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开展历程回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己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辛创业,既有顺利开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抑制重重困难,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开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开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
2、央、国务院的亲切关心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开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开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根基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安康开展做出了重要奉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开展的历程回忆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时期(I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开展阶段。(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开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开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1.一次重大转变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方案,中国钢铁工业的开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开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历教训根基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
4、具有重要意义。2.两个黄金开展期第一个黄金开展期是第一个五年方案期间(19531957年),年均增钢80万吨,年均增长31.6%,到1957年到达了535万吨。第二个黄金开展期是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年),年均增钢185万吨,年均增长22.4%,到1965年到达了1223万吨。3 .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第一次是第一个五年方案,实施苏联156个援建工程中的八大钢铁工程的建设,包括新建武钢、包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热河钮钛厂,改扩建了鞍钢和本钢等。同时还进展了大冶钢厂、太钢、唐钢等近20个企业改扩建工程。第二次是1956年规划并开场建设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是继续进
5、展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大型钢铁基地建设;五中是扩建、新建五个中型钢铁企业,即扩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新建湘钢;十八小是新建十八个小型钢厂,即邯钢、济钢、临钢、新余、南钢、柳钢、广钢、三明、合钢、长特、新疆八一、杭钢、鄂钢、涟钢、安钢、兰钢、贵钢、通钢等。第三次是1964年开场的三线建设,主要是新建了攀钢、长城特钢、峨嵋铁合金厂、水城钢铁厂、遵义金属制品厂、乐山轧辑厂等:恢复建设了酒钢、兰钢、略钢;扩建了成都无缝钢管厂、重钢、重特、昆钢、贵钢、遵义铁合金厂,还有鞍钢援建宁夏石嘴山钢绳厂。这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的开展,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日后开展打下了重要根基。4 .一段坎坷、曲折路1958年
6、“大跃进”的高指标、大办钢铁、浮夸风,“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整顿、再破坏,以及其后的“闹翻番”、“洋跃进”等脱离实际、违背钢铁工业开展规律的行为,使中国钢铁工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国家对钢铁工业的总投资为615.2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6.46亿元,占85.6%;更新改造投资88.8亿元,占14.4%。中国钢铁工业在跌宕起伏中,经过数百万钢铁人的顽强拼搏,初步建设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等要素构造比较完善,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科学研究、
7、冶金教育等门类比较齐全,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具有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新中国冶金工业体系。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178万吨,年均增钢100万吨;钢材板管带比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钢材自给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2.54吨标煤。这30年取得的成果,为后3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开展打下了根基。(二)第二阶段(19781992年)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
8、效。钢铁工业从国外引进了700多项先进技术,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新建了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两座现代化大钢厂,并对老钢厂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造工程,使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构造发生了明显变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开展钢铁工业生产规模上,除新建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以及一些乡镇钢铁企业外,主要是抓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抓老企业技术改造、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方面,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第二步:重点解决开展速度(数量)、品种构造、产品质量都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需要的“三个不适应”问题。第三步:钢铁工业要上“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钢铁工业 60 进展 历程 成就 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