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系统平台建设方案.docx
《教务系统平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务系统平台建设方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务系统平台建设方案L背景介绍31.l项目概述31. 2项目建设目标42.项目建设要求72.1 系统设计要求72. 2安全性要求92. 3技术路线要求113.项目建设内容133.1 课程管理133. 2培养方案153. 3教学任务193. 4排课管理233. 5调课管理273. 6选课管理283. 7考务管理313. 8成绩管理343. 9毕业管理383. 10教材管理403. 11教室借用管理433. 12学籍维护453. 13学生管理493. 14学分认定553. 15教职工563. 16教学质量管理573. 17实验管理603. 18实习管理613. 19校外考试643. 20工作量65
2、4. 21系统管理675. 22移动端711.背景介绍1.l项目概述我校教学综合管理系统作为核心系统之一,已运行多年,自引进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以来,从系统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进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环节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然而随着教学信息化的推进,目前运行的教务系统设计理念与学校教务管理变革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实现的教务管理功能不能满足当前教务改革需求,还存在如下的问题:(1)系统架构老旧,功能固化:目前教务系统已运行多年,系统架构老旧,不能满足我校的培养要求,不满足完全学分制、专业分流、专业分方向、一人一案、学分预警、联合培养等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提醒监督功能不具备,无法提供精准的
3、管理和服务,不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2)系统流程固化:不能满足学校个性化流程及功能的定制,很多流程都借助第三方工具;(3)系统处理数据效率不高:因管理工作需要,经常需要统计一些数据,但目前系统统计数据不准确,常常需要人工手动处理大量数据,影响工作效率。(4)系统数据交互性不强:因目前教务系统建设较早,部分底层数据字段与学校其他业务系统字段不符,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换,经常需要人为地做匹配,无法适应数字化校园数据共享的需要;(5)系统模块耦合度高:经常出现更新某个功能后影响其他功能的使用的情况。(6)安全性问题:现有系统不能解决安全性问题,整体的安全机制都没有做到很好的控制,系统需具有安全
4、高效的通信机制,身份认证,权限检查,以解决教务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问题,防止信息泄密和对保密信息的非法侵入,目前的系统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7)系统运行不稳定,用户满意度不高:系统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无法选课、学生成绩绩点显示问题、成绩录入等问题,给广大老师和同学们的使用带来不便。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学、业务的不断细化,现有教务系统部分功能已不能完全满足我校教学管理日常工作需求。现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凸显的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校教学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展示。系统功能无法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系统不能从底层解决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系统并发访问能力不
5、足,在大规模选课阶段存在不稳定的状态;系统数据处理效率不高及系统数据交互性不强等问题日趋明显,无法适应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的因素。在充分综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前提下,采购一整套能够适应新的教学体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高校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教务管理系统成为必然。1.2项目建设目标在学校整体信息化规划的指导下,完善和深化教务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多个资源平台共享互通与融合,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的运行需求,以信息化、智能化提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项目围绕“教务管理与服务”进行构建,通过信息化的先进手段提升学校在教学业务方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包括校内管理人健雄员、教职工、
6、学生及各类其他人员提供统一的业务办理、流程审批、信息查询的综合性教务服务平台。为学校“高水平院校”建设、“提质培优”计划和学校教学改革等工作提供全面支持。具体实现以下建设目标:(I)实现综合教务与服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整合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务管理业务,实现全校教务一体化管理,实现课程资源、教师资源、教室资源的有效使用,改变数据孤岛问题,通过组件化与碎片化的方式重构教务管理业务应用,基于先进的技术架构和最优的人才培养业务模型进行设计,建立统一的教务服务平台,实现全校统一的教务信息化管理,为未来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和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3)规范化教务信息管理模式:教学管理业务是学校覆盖范围最广、难度
7、最高的业务,通过教务系统的项目实施,理清业务主线,梳理业务流程,进行教学管理流程的重整与再造,指定明确的业务管理规范,实现管理变革,贯彻学校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软实力,实现教学管理业务的咨询规划、流程优化和规范制定。(3)多级管理与同级协同,打破“信息孤岛”:系统实现学校的多级管理机制,从纵向的教务处、院系、专业间管理到横向的院系间、部门间协同,令整个教学管理活动可以在系统中实现。通过教务系统,实现高水平的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打破惯有的“信息孤岛”现象,让高校真正做到统一化、一体化管理。(4)良好的包容性与可扩展性:系统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系统的可扩展性包括能
8、接纳已有的系统和在今后系统软硬件扩展时,能有效地保护已有的投资。特别是在应用需求变化时,提供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能比较容易的加以调整。需建立一个标准的、开放的高校教务领域通用信息模型作为信息标准,为不同厂商、不同业务领域建立的系统提供规范和标准,并提供通用的服务接口,提供与学校其他应用系统对接的接口,易于扩展。(5)为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在教务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布局,在提供优质、高效的业务管理和事务处理的同时,使全校师生可以在任意平台上对所需数据进行访问。(6)系统简洁、易使用、易维护、非计算机人员适用:应用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日常办公运作的需求,功能完备实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务 系统 平台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