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
《房山区“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区“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房山区“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2021年11月一、基础现状1(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1(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4二、面临形势5(一)从全国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5(二)从全市看,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6(三)从全区看,建设“一区一城”新房山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6(四)从部门看,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对基层气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7三、总体思路7(一)指导思想7(二)基本原则8(三)发展目标8四、主要任务10(一)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服务平安房山建设.IO(二)提高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助力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13(三)
2、提高文旅气象服务质量,护航国际旅游休闲区建设14(四)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15五、规划场景17(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服务平安房山建设17(二)增强生态气象服务供给,助力房山生态文明建设.17(三)提升旅游气象服务供给,服务国际旅游休闲区建设18(四)提升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加强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监管18(五)提升流域上下游气象灾害联防能力,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19六、重点工程19(一)智能化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程.19(一)生态宜居示范区和国际旅游休闲区气象服务保障工程20(三)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21(四)气象会商阵地建设工程21七、保障措施23(
3、一)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广泛共识23(二)强化交流沟通,注重规划衔接23(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落实24附表房山区“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指标及目标25“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一区一城”新房山高质量发展、实现厚积薄发的重要时期。为实现房山气象事业发展更好地服从国家发展的大局、服务保障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房山区“一区一城”建设,保障房山生态安全、环境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经济安全、能
4、源安全等,保障经济社会高效运转,同时实现房山气象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特编制此规划。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房山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房山区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重要依据。一、基础现状(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时期,在房山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与支持下,房山区气象事业稳步发展,以“完善监测格局,提升预警能力
5、,拓展发布渠道,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实效”为目标,进一步聚焦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灾害防御业务体系建设,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等方面均较“十二五”期间有显著提升。一是气象灾害防御第一道防线基本成形。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房山区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数量由2015年底的35个增加至46个,新建X波段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微波辐射计各1部,基本构建完成房山区域现代化立体观测站网,新型探测设备和资料在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完成山区23个称重雨量计
6、设备升级改造工程,多相态降水监测精密化水平大幅提高;与市气象局的数据传输网络,从4M增加到IO0M,实现实时观测资料收集传输、分发时效达到分钟级;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程度达到乡镇水平,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由2015年的69.5分钟提高到目前的8()分钟,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明显提升;搭建气象微博、微信公众号、房山气象手机APP等多种新媒体手段,显著提升预报预警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并完全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快速一键式发布;建设完成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时效。二是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完成并发布房山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围绕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重大项目落地
7、、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建立房山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评估数据库;数据共享机制逐步完善,实现区气象、水文雨量站数据的共享共用,气象信息纳入房山区城乡管理指挥系统,区气象局与政府应急指挥大厅实现24小时不间断视频联网,建立气象预警信息、汛情预警信息、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无缝隙联动会商发布机制;人工影响天气相关制度和标准不断完善,三个人影基地各一门高炮完成遥控自动化升级改装,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先试先行,高质量完成全国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房山大会战”工作,摸清了房山区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奠定重要数据基础。三是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完成房山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修订工作
8、;不断推进全区气象为农服务标准化创建工作,完成南窖乡、张坊镇、佛子庄乡、大石窝镇、周口店镇5个乡镇的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队伍的建设和日常管理,推动基层“六个一”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搭建房山区气象防灾减灾支撑平台;制定房山区气象局突发事件气象应急保障方案,完善气象应急监测配备,建设气象应急保障队伍,提升了气象应急保障能力;依托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动员机制,加强气象科普馆建设,引进VR防灾减灾技术及视频开展气象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工作,不断完善线上线下综合的气象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体系。四是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三维-三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模式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山区 十四 时期 气象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