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校园欺凌说不主题班会教案.docx
《向校园欺凌说不主题班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校园欺凌说不主题班会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向校园欺凌说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及危害。2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识别和应对校园欺凌行为。3 .倡导建立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共同抵制校园欺凌。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校园欺凌的定义、识别方法以及应对策略。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并自觉行动,拒绝参与或观望欺凌行为。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开场白:以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案例一: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遭3名同学杀害并埋尸事件。案例二:3月16日(周六)17时40分,在校大学生洪某旺(男,22岁)、马某超(男,22岁)等7人于3月16日下午来到湘
2、南实验中学进行招生宣传,其间在校门外与该校学生张某(男,15岁)因言语琐事发生冲突。之后洪某旺、马某超等人持细铁棍冲进学校对张某等人进行追打,导致张某受轻微伤。案例三:2023年10月30日,一段关于福建龙岩市侨育中学一名男生被逼吃粪便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一名男生在厕所中用手指伸入排泄物后,被身旁的同学逼迫将手指放入嘴中,拍摄视频一方还提出吃、全部吃进去的要求。案例四:延安吴起县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5名学妹脱光衣服集体猥亵。6名涉案女生被当地警方刑拘。案例五:江西永新县多名女初中生对另一位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此次涉事女生有
3、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涉案人员刘某被刑拘。案例六:15岁辍学在家的女孩马某莲,因生活琐事对车头小学的六年级女生熊某心生怨恨。马某莲纠集镇中学八年级学生何某和七年级学生施某、夏某、刘某四人,尾随放学回家的熊某并胁迫其到偏僻处,五人轮流对熊某掌掴。同时,马某莲让围观的小学四年级女生熊某用马某莲的手机拍下现场视频。当晚,马某莲将视频传至本人的微信好友圈,随后该视频被转发扩散。.定义校园欺凌:明确校园欺凌的概念,区分玩笑与欺凌的界限。校园欺凌的概念: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
4、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观看短片:播放与校园欺凌相关的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欺凌的严重性。(二)认识校园欺凌类型(10分钟).分类讲解:介绍言语欺凌、网络欺凌、肢体欺凌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类型:1 .身体欺凌这是最容易辨识的一种欺凌方式,是指肢体上的暴力,比如对他人拳打脚踢、扇耳光、撕扯衣物等。除此之外,强夺财物、故意损毁他人物品也属于身体欺凌。2 .语言欺凌语言欺凌指用言语对他人进行嘲笑、谩骂、起侮辱性绰号、诋毁等行为。语言欺凌是伤害孩子的一把锐利的软刀子,这种暴力比起外表的伤痕来说更为严重和可怕,也更不容易被察觉。3 .社交
5、欺凌指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孤立排挤他人等。4 .网络欺凌指利用互联网侵犯被欺凌者的隐私、损害人格或名誉。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欺凌也越来越普遍。网络欺凌不仅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伤害,而且因为网络的互联互通特性,使得欺凌事件的影响力比校园欺凌更大,对被欺凌的孩子影响也更深。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典型欺凌者通常表现为: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被动欺凌者通常表现为: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2、看见
6、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被欺凌者(受害者):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3、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校园欺凌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同时校园欺凌者实施欺凌同学的行为是一种主动攻击行为,是不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表现。.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欺凌行为的成因及后果。案例一:被告人李某、王某某均系某高二学生,二人因琐事产生矛盾,双方约在学校门口打架。王某某、李某各纠集多人持鱼叉
7、、镐把等物品参与斗殴,双方均有人员受伤。处置结果:法院认为,李某、王某某等六名被告人组织或积极参与持械聚众斗殴,均构成聚众斗殴罪。被告人王某某、李某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案发后投案自首,自愿认罪悔罪,法院对其减轻处罚。依照各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所起作用、犯罪后果及犯罪后的表现,法院依法认定6名被告人犯聚众斗殴罪,对李某、王某某各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对其他4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三年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案例启示:两名高中生之间的小矛盾,最终演变成一起聚众斗殴刑事案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特别是他们在学校门口,又是下晚自习期间斗殴,众多学生围观,打斗的场面引起学生恐慌,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园 欺凌 主题 班会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