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与审批.docx
《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与审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与审批.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与审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依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制定,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医疗机构,并纳入当地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分为三级。省级和县级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都要以设区的市级所制定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基础。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重点是100张床位以下的医疗机构的具体配置和布局;省级卫生行政部
2、门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重点是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重点专科和重点专科医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医疗机构的配置。(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根据本地区的医疗服务供需实际出发,面向所有城乡居民,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体现医疗服务公平化。现阶段发展要以农村、基层为重点,严格控制城市医疗机构的发展规模,确保全体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2、整体效益原则。医疗机构设置要符合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医疗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局为重,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以最大发挥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整体效益。3、可及性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布置合理,交通便
3、利,能方便群众就医。4、分级管理原则。目前根据任务和功能,以及医院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同,我国医疗机构分为三级。(1)三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地区的区域提供以高水平专科医疗服务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并承担相应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区域性医疗机构;是省或全国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相结合的技术中心。(2)二级医院: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提供以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疗机构。(3)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由一、二级医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向一个社区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5、
4、公有制主导原则。医疗机构应坚持国家和集体举办为主,个人、其他社会团体以及外资为补充的原则,以体现公益性。6、中西医并重原则。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要求中西医并重,保证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及资源配置,并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医疗机构的设置申请与审批1、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医疗机构不分类别、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服务对象,其设置必须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国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此外,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医疗机构在职的、
5、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5年的医务人员;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2、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程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申请设置医疗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设置申请书、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设置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设置床位在100张以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 设置 规划 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