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的法律规定.docx
《临床用血的法律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用血的法律规定.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临床用血的法律规定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一)组织与职责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第一负责人。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
2、)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二)临床用血管理1、临床用血的核对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提供的血液。医疗机构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进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储藏设施内。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是:(1)血站的名称;(2)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血型;(3)血液品种;(4)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5)有效期及时间;(6)储存条件。2、临床用血的储血条件医疗机构的储血设施应当保证运行有效,全血、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oCo储血保管人员应当
3、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储血环境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3、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但是上述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4、临床用血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