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摔跤文学及其当代价值.docx
《中国古代的摔跤文学及其当代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摔跤文学及其当代价值.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中国古代的摔跤文学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古代摔跤史为逻辑线索,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摔跤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空间,阐述古代摔跤文学的创作背景、主题及意义,探讨其当代价值。认为中国古代摔跤文学具有三方面当代价值:促进当代体育文明发展,拓展当代人文教育视野,是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关键词:体育文学角力摔跤文学文明自觉价值1引言以体育运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诗词曲赋中彰显出的生命力,不止于展示人的活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1,更是表达了体育文明化的理性与人类内在的文明自觉2。见诸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胜枚举,摔跤即其中之一。上古奇书山海经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
2、野3,南朝述异记言“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雄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4起初作为战争手段的蚩尤氏角抵之技历经几千年沿革与交融的文明进程,期间出现的角抵、角力、相搏、手搏、相扑、布库、撩跤等众多名目不仅活跃在历代社会生活中,于军事、政治舞台亦时时闪耀,发展至今即为中国式摔跤。中国古代诗词曲赋不乏对摔跤的咏叹与生动刻画,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晋陆机文赋),鉴于摔跤运动绮丽恢弘的历史、有关诗赋的绮靡浏亮,故以古代摔跤九个历史阶段、借古代九部关于摔跤的文学作品回味中国摔跤史,以期发现古代摔跤文学的当代价值。2古代摔跤的文
3、化内涵与文化空间2.1 古代摔跤的文化内涵孔子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北宋杨时注:“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5孔子之言在于调和文明进步中的文明与野蛮;杨时之意也是推崇文明与野蛮的相合,但突出了“野蛮”的地位抛却野蛮,何以文明?因此有毛泽东“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论断。吕氏春秋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淮南子说“孔子智过长弘,勇服于孟贲,足蹑狡兔,力拓城关”7,孔子拓关之力若非天赋,即为后天养成,总之是其“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
4、事者必有文备”的写照与师范。宋代调露子作角力记述旨:“天生万物,含血啼息者,无有喜怒之性,六情未始有从教而得者,本乎天然。且如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以礼饮,始乎治,常卒乎乱。故相搏者,始嬉戏,常卒乎怒击,是知喜极则怒生。竞力角技则非喜非怒,此角力是两徒搏也。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矫捷,使观之者远怯懦、成壮夫,以勇快也。使之能斗敌,至敢死之教勇,则无勇不至。斯亦兵阵之权舆,争竞之萌渐。”网调露子认为竞力角技是在相应礼制下进行的活动,角力是一个宣示勇气、考察技巧、测量智慧、驰展矫捷身姿的理性过程,并非横生喜怒之情而相搏厮打;角力记序引用论语述而“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来剖析角力
5、活动正属“以礼教人、以常德治人”的范畴;倘若参与或观看角力,亦可教人孰淳素、去浮华、远怯懦、成壮夫。至此,古代角力的文化内涵即“德”与“礼”的教化、“智”与“力”的考量。2.2 古代摔跤的文化空间武备与祭祀是先秦历代头等大事,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西周时期“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一年当中1/4的时间举国讲武,并有讲武之礼礼记月令记:“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Tl0可见西周讲武之礼主要内容之一即角力。此外,由战国时期各学派言论汇编而成的管子论及军队选士,也提倡:“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Tl1凡此各类记载足以说明,角力于中国先民是何等熟悉之事物,角力活动承载着国家大事
6、,也事关个人安危。角力有时也关乎政权稳定,清史稿圣祖本纪载:“(皇)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措而系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12这便是康熙智擒鳌拜的典故,清王朝自此设立专事培养布库(摔跤手)的“善扑营”之制,有诗为证:布靴宽袖夜方归,善扑营中个个肥。燕颔虎头当自笑,但能相搏不能飞(清得硕亭京都竹枝词)。13152历时二百余年的善扑营于清末民初解散编制,进入民间,发展为北京跤、天津跤、保定跤等各具特色的摔跤流派。所以,中国古代摔跤文化的存在空间,即军事、政治、社会,以及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3古代摔跤文学的创作主题
7、与意义3.1 古代摔跤文学的创作主题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不乏对摔跤的咏叹与生动刻画,因此而产生的以摔跤运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即摔跤文学。摔跤文学贯穿于中国摔跤运动的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古代有关摔跤的文化活动,在反映古人精神面貌、古代社会风俗上也极具生动细致。以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作为中国古代摔跤九个历史阶段13,本文甄选了九首诗赋加以说明中国古代摔跤运动各历史阶段的特征,旨在结合古代摔跤文学的创作背景阐述其创作主题。3.1.1 秦、汉时代摔跤文学的创作主题西京赋【东汉】张衡“临迥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槿。冲狭燕濯,胸突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摔跤 文学 及其 当代 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