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究8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究88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推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究第一章结论11.l选题背景、意义11.Ll选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 金融脱虚向实的概念与界定21.3 区域间的经济和金融差异化3第二章文献综述42.1 国内研究情况42.2 国外研究情况4第三章数据分析53.1 金融脱虚向实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53.1.1 三大地区分析53.1.2 总结8第四章推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84.1金融脱实向虚的成因9一、实体经济融资困难9二、实体经济收益降低,金融资本脱实向虚9三、金融监管滞后,体制不完善104.2金融脱虚向实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策略10一、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10二、金融去杠杆,防范金融风
2、险11三、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H第一章绪论1.l选题背景、意义1.Ll选题背景由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背离,从而引发了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造成巨大的冲击。时至今日,全球依旧未能摆脱“脱实向虚”的影响,“脱实向虚”会不断地积累金融风险,抑制实体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皂至对经济的发展方向造成扭曲。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2年至今,我国政府就这个问题提出和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方案及措施。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上,“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被首次提出;2013年7月
3、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提出了“要继续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使金融体系真正依靠、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此时“去杠杆化”作为供给侧改革中的一项手段成为了调整虚拟经济的重要方法;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国集团峰会开幕式上指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需要各国合力推动、循序渐进,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应的同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于同年的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7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抓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
4、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2019年2月22日,中央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在本次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金融供给侧改革”。1.1.2研究意义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础,也是金融赖以生存的土壤。但是随着现代通信业、信息网络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善,金融业借助对信息流以及现金流的高效配置,其独立性逐渐凸显,甚至从实体经济的附属和追随者,成为引领、凌驾实体经济的一个产业形态。金融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与实体经济是密切联系、互促互生的。因此,金融业需要继续锚定正确方向,发展国家、人民和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事业,成为实体经济和中国制造的
5、助推器。基于对金融脱虚向实的学习了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金融脱虚向实与区域经济间的联系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了解金融脱虚向实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推动作用,从而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1.2 金融脱虚向实的概念与界定“脱虚向实”指资本脱离虚拟经济的投资转向实体经济的投资、生产和流通。其中”虚”指的是资本在期货、期权等投机性投资中进行空转,“实”指的是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金融层面的“脱虚向实”总共划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交易对象、金融业态和资本。首先是交易对象,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和衍化,金融交易的对象从最初的金融产品现货逐渐的转向了期货和期权。以股票市场为例,当前证券交易所内进
6、行的股票交易都是现货,而在这些股票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了股票指数,出现了股票指数的交易,交易的对象更加的虚拟化;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出了商品期货,进行期货合约的交易,商品市场也逐步的出现同样的情况,商品期货大部分的交易与现货的交割无关,仅仅是作为投机的工具。交易对象的转变,使得交易对象在巨大风险的同时,也提供了较高的收益率。其次是金融业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逐步的从物理网点向互联网和手机转向,到2016年为止,中国金融机构的平均离柜率已经达到了84%。这种转变使得客户办理业务更加的快捷,减少了实体店交易和排队的现象。从总体上来看,金融业态的“脱实向虚”是一种好的转变,是金融发
7、展的必然趋势,不需要也无法迸行转变。最后是资金,这也是金融“脱虚向实”当中最为主要的因素。由于成本、缺乏创新、整体营商环境等各方各面的影响,实体经济大幅下行,近年来实体经济利润增长大起大落,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未能找到新的投资方向和发展方向。在这个时代,对于资金拥有者来说,流动性和现金以及收益率成为了首选。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依旧不充分,金融体制的改革不到位,限制了资金在媒介资产权益配置中的作用,金融开始将服务的重心向自身转移,杠杆率不断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成本。于是出现了金融面的利息率远高于实体面的资产利润率的现象,导致大量的资金从实体流出转而流入金融面。因此要实现金融的“脱虚向
8、实”最为主要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1.3 区域间的经济和金融差异化此次研究揩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作为了研究的对象,以此进行金融“脱虚向实”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根据陈美、张勇之对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差异化的研究结果,可以知道自2008年到2017年以来,随着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逐渐减少,其中第三产业的赠长在减少经济差异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环境不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照东部中部西部排列,东西两部相对比经济差异依旧较大,无论是从经济水平还是金融的发展水平上看,东部地区都高于西部地区。但是西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
9、济和金融的发展速度都比较迅速,而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就显得较慢。根据张雨虹对中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差异的研究,在区域政策、地理因素、区域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之下,不同的区域聚集的金融资源也有所差异,当前三大区域的金融资源差异较大,导致了发展机会不公平、资源配置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的经济差异造成了影响。东部地区有着长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在这两大经济圈的协同发展下,东部地区拥有着最多的金融资源。其中上海市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拥有着众多金融机构,这两大中心城市为东部地区的金融资源总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西部地区则因为政策、市场化等因素,与东部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异,拥有的金融资源也相
10、对少很多。细化到不同金融行业的金融资源分布,可以发现存贷款、保费收入和股票筹资的区域差异依次从小到大进行排列,近年来存贷款的区域差异有所减小,而股票筹资的区域差异则有扩大的趋势。从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中可以看出,三大区域的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金融效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对公平和效率两方面并未很好的兼顾。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区域间经济的差异,从而出现了当前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的状况。第二章文献综述2.1 国内研究情况近年以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和如何进行协调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相关的课题并且得到了研究成
11、果。成思危(2002)界定了虚拟经济的概念,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虚拟经济存在两面性,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抑制实体经济。李晓西、杨琳(2000)认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之间的经济活动是独立的,但是它们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论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否迅速或者发展的规模是否较大,它都是依托与实体经济而产生并且为实体经济进行服务的。同时,虚拟经济发展相较于实体经济落后或是超前,都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发展落后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阻碍,过于超前则容易积累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周莹莹、曹源芳针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出了更深的认识,他们认为虚拟经济是因为实体经济的发
12、展需要产生的,可以通过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衡量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陈广(2013)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详细阐述了我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现象的具体成因,认为我国经济与金融脱媒,从金融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方案。曾刚(2017)认为经济“脱实向虚”因为经济结构失衡和资金总量有限,资金在虚拟经济中产生空转。但是出现经济“脱实向虚”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行业持续提高杠杆率,出现了高杠杆。刘飞(2017)指出实体经济面临产业升级,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所需时间较长,而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欠缺,难以实现转型,呈现出实体经济下行的情况,进一步的导致了大量的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出转向过于繁荣的
13、虚拟经济当中。2.2 国外研究情况根据西方的研究成果可以知道,西方将金融经济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作为了研究的重点。GOIdSmith曾研究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于1969年提出了金融相关比例,为后续许多学者借鉴引用。Emunds(1997)认为金融资源是极其有限的,金融资源逐渐的转向金融行业,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挤占了实体经济的资源。Sachs(2004)认为实体经济才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最根本的基础,金融业则排在实体经济之后,然而金融业却与实体经济发生了背离。OdhiambO(2009)认为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内需的不断增加导致了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的发展
14、是建立在经济的发展之上的。第三章数据分析3.1 金融脱虚向实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此次数据分析以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为研究的对象。选取的指标包含:各个地区的金融业增加值增速、GDP增速、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实体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和中国Ml与M2增速。其中本人选取了各大区域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3.1.1 三大地区分析图1-1:东部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和GDP增速20Ko4mOOH20I02011埠2O1220】3年20M左2。ISd20)6t.20P208年201%tUwIe慎金it立粕值电0数据来源:国家数据统计局图1-2:东部地区金融业增加
15、值和实体经济占比20OH鱼IIMIBZbDP药体经手/GDF数据来源:国家数据统计局图2-1中部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和GDP增速3sxm10 UK0D2O1O 2011 年 2017/ 20B 2O!4fF ?0)5 2016年 2G* XH8年 2019年60*41 -会*加情,学数据来源:国家数据统计局图2-2中部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和实体经济占比数据来源:国家数据统计局图3-1西部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和GDP增速2S.0K200*15.0%00%XHO隼2011#2012#2O132OM隼201坤2016*2017Z(H碑201943窜充Mm*4SUtf数据来源:国家数据统计局图3-2西部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和实体经济占比7o数据来源:国家数据统计局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和GDP增速的数据图可以看出,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速和GDP的增速在2010年-2019年之间都呈现出了波动式的变化,三组的历史数据走向基本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趋势。2015年之前,由于国家对经济刺激的影响,无论是金融业还是实体经济都发展的较为迅速,影子银行在当时过于繁荣,造成部分资金在金融体系当中空转,从而带动了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大幅提高,这种金融增加值增速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在金融市场的金融杠杆的不断提高,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泡沫,金融在逐步的脱实向虚,资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