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8600字(论文)】.docx
《【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86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8600字(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变革的时代,因此世界各国把“人才竞争”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我国要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必须加紧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贯彻实施“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抓住“创新教育”的伟大战略思想,从而注重形成人才的培养,从这一意义上说,学校必须针对当前的小学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合为一体,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进行研究。而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是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录摘要关键词错误!未定乂书签。、弓I口.2(一)实践能力的概念2(二)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3三、小学生实践
2、能力发展的目标4四、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好处4(一)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习兴趣提升4(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5(三)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艺术情趣的陶冶5(四)实践过程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6五、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6(一)探索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方式6(二)制订具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目标7(三)多渠道开发实践活动课程资源8J、*Ms9*j义恒,、9一、引言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那些只能够吸收知识,而不知道如何加以运用的高分人才。1999年6月13日,在第三次全教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
3、决定明确提出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尽管如此,中国由来以久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文化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种观念也或多或少的对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始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而现行的考试也只能有效衡量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水平不能进行较好的测量。因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虽
4、然已经提出,但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本人将“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试图通过对实践能力概念的阐述,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的探讨,对我国当前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挖掘出当前小学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使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重视并得以更好的发展。一、实践能力的内涵(一)实践能力的概念实践是人的认识观念在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能力强调的是在此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的心理与生理特征,所以,可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因完成某种特定任务而形成的认识观念,以及这一观念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所需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总和。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实践能力与能力、认
5、识能力、操作技能、实践智力、问题解决能力这几个相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更好地理解实践能力这一概念。实践能力与能力。这两种的关系十分显著,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能力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许多种具体的能力,而实践能力只是能力的一种,所以能力包含了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与认识能力。认识能力是形成认知观念的前提条件或者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实践能力形式的基础,但一个具备了较强认识能力的人不一定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实践能力,因为实践能力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除了认识能力还需要实施的过程,所以,认识能力是发展实践能力的基础但非充分条件。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操作技能强调的是动作的方式与动作的系统性,而实践
6、能力除了实践的动作还包含了实践的认识即观念,操作技能可以是实践能力中所包括的一个方面,在实践的实施过程有所表现。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认知心理学领域所熟知的一个概念,它强调的是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大脑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而在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实践观念的形成与提升离不开信息的加工,也就是问题解决。但实践能力除了研究实践观念的形成,还涉及到实践观念的实施与完成,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动作的操作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我们研究的实践能力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实践智力。台湾学者张春兴在张氏心理学辞典中对Practicalintelligence的解释为“个体在
7、适当时间与适当空间内,在行为上的适当能力表现。所谓适当能力表现,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对付困境的能力等。”实践智力的更多的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更多的强调的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心理能力,而实践能力除了强调人们在活动中所必备的心理能力,同时也不可忽视完成这些活动过程的生理条件。(二)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实践能力是一种生理与心理能力的总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生理及心理特点,实践能力也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构成要素。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逐步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低年级的儿童其思维活动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较少使用逻辑思维;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他们可以较好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8600字论文 小学生 社会实践 能力 培养 研究 8600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