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精品教案.docx
《《人之初》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之初》精品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之初精品教案A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字。2 .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A教学重难点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明白要不断进取、珍惜时间的道理。A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1)识字。字音方面:在生字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可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认读,互相正音。字形方面:以整体识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本课生字,在文中都独立成词,与学生生活
2、实际有一定距离,识记有一定难度,可引导学生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帮助识记。(2)写字。本课7个生字中有4个独体字,其中“之”和“义”不容易写美观,要重点指导;“近”和“远”都有走之,可以一起指导。2 .朗读指导课堂上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如:师生对读、同桌对读、小组赛读等。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三字经的节奏与韵律,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3 .理解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字词比较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讲讲与之相关的常用词,与这些常用词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有些难理解的单音节词,教师可以直接讲解它们的意思。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4个生字进
3、行扩词,以巩固生字。A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A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之、相、近、习、远”5个字,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2.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A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讲解故事,导入新课。(1)出示动画孟母三迁的故事。(课件播放动画孟母三迁)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作简单讲解)(2)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出自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节选的两个小片段。2.揭示课题,随文识字。(1)板书课题,教师范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认读生字“之”“初”,强调这两
4、个字都是翘舌音。(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之”)指导书写要点:“之”字的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横撇写。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评价。(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初”)引导学生口头扩词:初中、初一、当初(5)出示课后词语:课件出示:初始初夏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三遍。【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揭示课题的同时相机识字写字,使识字写字任务分散进行,科学合理。板块二诵读韵文,学习生字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朗读课文第1小节,圈出生字,读通读顺。课件出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1
5、)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3)诵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4)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5)指读,随时正音。(6)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游戏:开火车)2.认读生字,练习朗读。(1)认读第1小节中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之、初、性、善、相、近、习、远、教、迁、贵、专”)指名读。教师强调:“迁、专”是前鼻音,“性”是后鼻音。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出示课后词语:课件出示:天性性格专心专门善良友善学生齐读,继续扩词。交流识字方法。换一换:性一姓。偏旁归类:远、迁。猜字谜: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之初 精品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