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类经典参考文献(15).docx
《建筑工程类经典参考文献(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类经典参考文献(15).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B312000路面工程2B312010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2B312011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2B312012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2B312011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一、粒料基层包含内容及适用范围类别分类适用范围粒料基层嵌锁型(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级配型(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碎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三、填隙碎石
2、施工1.填隙碎石可采用干法(干旱缺水)或湿法施工。单层填隙碎石的压实厚度宜为公称最大粒径的L52.0倍。1 .填隙碎石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宜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后,表面集料间的空隙应填满,但表面应看得见集料。填隙碎石层上为薄沥青面层时,宜使集料的棱角外露35mm(4)填隙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不得开放交通。2 .填隙碎石施工前,应按有关规定准备下承层和施工放样。3 .应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数量,并应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填隙料的用量宜为集料质量的30%40%.8 .填隙碎石的干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3、2)填隙料应采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的设备均匀地撒铺在已压稳的集料层上。(3)路面两侧宜多压23遍。(8)需分层铺筑时,应将已压成的填隙碎石层表面集料外露5IOmm,然后在其上摊铺第二层集料。2B312010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2B312011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2B312012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2B312012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包括的内容及适用范围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也称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结合料使用范围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稳定粒料、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水泥稳定细粒土、石灰土、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
4、不应作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二、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 .水泥及外加剂(1)强度等级为32.5或42.5,且技术标准满足规范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均可使用。(2)所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3)在水泥稳定材料中掺加缓凝剂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2 .石灰(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3 .粉煤灰等工业废渣(1)干排或湿排的硅铝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等均可用作基层或底基层的结合料。(2)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使用的粉煤灰,应进行混合料强度试验,达到规格相关要求的强度指标时,方可使用。(3)煤砰石、煤渣、高
5、炉矿渣、钢渣及其他冶金矿渣等工业废渣可用于修筑基层或底基层,使用前应崩解稳定,且宜通过不同龄期条件下的强度和模量试验以及温度收缩和干湿收缩试验等评价混合料性能。(4)水泥稳定煤砰石不宜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5 .粗集料(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8)级配碎石或砾石用作基层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L5rni;用作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7.5mmo7.材料分档与掺配层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极重、特重交通重、中、轻交通基层5423
6、或4底基层43或43注:对一般工程可选择不少于3档备料,对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且强度要求较高时,为了保证级配的稳定,宜选择不少于4档备料。(3)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或砾石,应由不少于4种规格的材料掺配而成。(5)级配碎石或砾石类材料中宜掺加石屑、粗砂等材料。(6)级配碎石或砾石细集料的塑性指数应不大于12。不满足要求时,可加石灰、无塑性的砂或石屑掺配处理。8.混合料组成设计(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3)目标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选择级配范围。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
7、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4)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确定料仓供料比例。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5)施工参数确定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三、混合料生产、摊铺及碾压1 .一般规定(2)稳定材料层宽ll12m时,每一流水作业段长度以50Om为宜。综合考虑下列因素,合理确定每日施工作业段长度: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生产效率和数量;施工人员数量及操作熟练程度;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水泥的初凝时间和延迟时间;减少施工接缝的数量。三、混合料生产、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类经 参考文献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