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docx
《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9端午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生字。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箸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箸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词语。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4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感受节日的气氛。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际观察,了解粽子是用箸竹叶、
2、糯米等包成的,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生字。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箸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箸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词语。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1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生字。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箸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箸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词语。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际观察,了解粽子是用箸竹叶、糯米等
3、包成的。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2 .板书课题,学习“端、粽这两个字。端:立字旁,右边是“端午”的“端二粽:米字旁,和食物有关。人们通常在什么节日吃粽子?(端午节)(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正音:“粽、总、真、分、豆”都是翘舌音。“能”是后鼻音;“间、分、蛋、然”是前鼻音。4 .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1)外婆/会/从/大锅里/掀开一个/蓬头垢面/的粽子,剪去/缠着的/线头,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端午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