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之异同.docx
《论清代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之异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清代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之异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论清做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之异同清代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作为东西部两大互相竞争的盐业生产经营群体主要存在着三大不同:一是两者社会身份不同:扬州盐商是地道商人,自贡盐商还兼具盐企家;二是政策运作目的不同:扬州盐商希望保持现有政策,自贡盐商企图突破现有政策;三是盐商组织目的不同:扬州盐商旨在运作外部政策,自贡盐商旨在维护内部平衡。此外,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同为盐商还存在着四大相似性:一是无论兴盛还是衰败,都受国家盐政影响;二是通过捐纳进入统治阶层,走“富而优则仕”之路;三是以末致富用本守之,为共同的经营理念;四是两者都具有崇儒情结,步“学而优则仕”之路。清代;扬州盐商;自贡盐商;异同在中国漫长的盐业发展历
2、程中,尤其是在清代,盐商是一个扮演过重要角色的社会群体。在清朝封建政府对盐业生产经营实行严厉管控的情况下,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广造声势、扩大影响,他们一方面运作政策,另一方面又运作市场,以追求政策和市场利益的最大化,其谋略和胆识,莫不令后人倾心折服。其中,扬州盐商和自贡盐商,作为东西部两大互相竞争的盐业生产经营群体,其盐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具代表性,很值得今人对其进行比较,探寻其异同,总结其规律,以期对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所借鉴和启迪。一、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之异清代,扬州盐商和自贡盐商作为东西部两大互相竞争的盐业生产经营群体主要存在着以下三大不同:1 .两者社会身份不同:扬州盐商是地道商人,
3、自贡盐商还兼具盐企家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虽同为盐商,但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不同,其差别也是很明显的。扬州盐商是地道商人,而自贡盐商除了商人身份之外,还兼具盐企业家。绝大多数扬州盐商并非扬州人,他们有的来自西北边境的山西和陕西,有的来自更近的周边地区安徽。早在明代,就有个说法:“秦腔翕语满街巷。TP58即是说,在扬州从事商业贸易的大多是陕西、山西和徽州人。到了清康熙年间,由于政府盐业政策的变革,造成陕退,晋转,徽进。这样,徽商就自然成为两淮盐商的主体,故扬州盐商也称为徽商。这些人之所以背井离乡,远离故土,选择扬州作为其追梦之地,其背后拥有四大驱动因素。其一,区位优势明显。扬州地处淮河以南,长
4、江以北,东濒黄海,西接运河,周围数百里范围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特别是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扬州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如明珠般璀璨夺目。其二,海盐资源丰富。扬州靠近淮河以南和淮河以北两大片海盐产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海盐产场,“两淮盐,天下咸”即是对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其三,盐行销范围广。两淮是全国十一大盐区十一大盐区是指长芦、奉天、山东、两淮、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河东、陕甘。当中,盐行销范围最广之区,“西尽两湖,北至河南之归、陈、光,而东下尽徐州,南自江宁沿江以西、尽江西之域。2P396淮盐行销范围包括今江苏、河南、湖南等东南六省之地,其盐行销范围不可谓不广。其四,盐管理机构所在。
5、清廷为了加强对两淮盐务的管理,将盐业垄断管理机构两淮盐运使设在扬州城内,这就为扬州盐商办理盐务提供了方便。由于这些优越条件,扬州理所当然就成了两淮盐商逐梦之旅的首选之地,而且是以地道商人身份出现的。当时,八大盐运总商就住在扬州城内。“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工3P115清代扬州市井繁华,商贾云集,盐业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著名文学家孔尚任挥毫泼墨,描述当时扬州市肆的繁华:“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朱桔黄橙香者掾,蔗仙糖狮如茨比。一客已开十丈筵,客客对列成肆市。4P105其盛况可见一斑。就拿乾隆三十七年(1772)来说,扬州盐商“每年赚银1500万两以上,上交盐税600万两以
6、上,占全国盐课60%左右。1P57其财力不可谓不雄厚,自然有钱在生活上极尽铺张奢华之能事。就连阅尽人间繁华的乾隆帝也莫不惊叹扬州盐商之豪富:“拥有厚资,其居室园囿,无不华丽崇焕。5P44自贡盐商的追梦之旅与扬州盐商迥然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贡的区位劣势和资源禀赋不同。其一,区位劣势明显。自贡地处川南之地,其行盐区域主要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包括四川和鄂渝湘黔四省交汇之地。此处峰峦叠嶂、道路崎岖、沟壑纵横、悬崖陡坎、地貌复杂、交通不便,行盐运输除依赖江河船运外,大多靠人背马驮,其行盐运输何其艰难,不难想象。其二,盐气资源丰富。自贡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盐卤和天然气资源,其井盐生产历史悠久,肇始于东汉
7、章帝年间(75-88),当时著名文人崔驷在其所作的博徒论中首次提到“江阳之盐”,经查考史籍,盐井即在今富川、邓井关地域内。两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唐宋时闻名全川,明清两朝进一步发展,清雍乾时为四川五大产场之一,先后开凿出1.3万多口盐卤和天然气井,出产了大量井盐,同治年间步入鼎盛。因此,自贡有“千年盐都”之美誉。其三,投资风险极高。自贡既不像临海可以煮海取盐,也不像临湖可以晒湖取盐,此二者都有地利可用,而是深处内陆,毫无地利可言,只能靠双手凿井、汲卤、宽运,煎制提炼成盐,然后外销,其中每一个环节既可能带来丰厚利润,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可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其四,遭受双重束缚。当时,盐气资源和盐业专
8、营体制严重束缚着自贡盐业的发展。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冲破束缚,自贡盐商既要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以获取更多的卤水资源,又要想方设法寻找机会更广泛地拓展盐销售市场。这些资源禀赋和区位劣势决定了自贡盐商的身份不仅是商人,还兼具盐企业家。正是凭借对财富的热切渴望和对机遇的敏锐把握,自贡盐商隼路蓝缕,风餐露宿,一路走来,成就斐然。尤其是在清咸同年间,第一次“川盐济楚的意外商机,使自贡盐业平步青云,步入鼎盛,从而了却了自贡盐商“富甲全川”的美梦,“年产盐300多万担,销售川、滇、黔、湘、鄂等省百余州县,盐都之称,不胫而走”。6P373与自贡盐业的演进发展同步起家的“王三畏堂”、“李四友堂”两大盐业家族被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代 扬州 盐商 自贡 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