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与徽商的扬州一梦.docx
《盐与徽商的扬州一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与徽商的扬州一梦.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盐与徽商的扬州3古人云:“两淮盐,天下咸。”盐商之富,以扬州为甚,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面对扬州盐商一夜之间在瘦西湖堆出的白塔,不由感叹:“盐商之财力伟哉。”早在公元前486年,扬州就开始建城。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南临大江,北接黄淮,成为“南北大冲,百货云集”的水陆交通枢纽,是古代水运效能最大的枢纽港之一。我国海盐的主产区正是在淮河盐城一带,扬州邻近最大的海盐产场江苏境内淮河以南和淮河以北的两大片产盐区。有了地利,就有天时和授权。运盐主要依靠水路码头,扬州城外沿运河一线,运商云集。食盐专卖在唐代己是扬州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到元代,扬州因盐而成为江淮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明
2、清时期,扬州盐商与广东行商、山西票商一起,并称清代中期全国三大资本集团。扬州盐商的主力军是徽州商人,盐业的巨大利润,吸引他们走向盐业中心扬州。扬州也因盐商聚集和盐业商贸繁荣,成为江南第一大都会,人口达50万。淮扬自古就是税赋重地,盐商凭“盐引”(食盐运销许可凭证)获得了当时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专营权。如此大背景下,扬州无疑成为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盐商贸的利润极高,扬州盐商的财富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极盛。据统计,当时扬州盐商年赚白银1500万两以上,上交盐税超过600万两,占全国盐课的一半以上。扬州盐商,把政商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从悬殊极大的购销差价中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