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利、官员考核与地方军饷.docx
《盐利、官员考核与地方军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利、官员考核与地方军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膈Ik官员考核与地方军饷(摘要)明初,泉州盐课为本色盐,作为盐课缴纳盐场的食盐主要借助“开中法”,由盐商运销,但因官盐运销成本高、利润低,盐商不愿报中,导致泉州盐课积压严重。福建相关官员为了避免盐课亏折阻滞仕途,于正统三年制定了让盐商在福建境内各盐场搭配支取盐引的政策。不过,新法不仅没有解决泉州食盐运销的实际问题,而且加重盐商运盐成本,难以真正缓解食盐积压现象。正统八年,在福建沿海卫所粮仓管理体制改变、卫所缺粮的情况下,新获得管理权的福建布政司官员奏准了涪美、7丙州、涪州三场盐课折米,盐折米充当卫所官兵的月粮。该法一箭双雕,既为地方卫所军饷提供稳定来源,又消除了官员盐课考核之困扰。正统年间泉州
2、盐课折米涉及盐商利益与官员仕途,是开中法实际运行状况、地方军政演变和官员考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词)盐利;军饷;卫所;盐课折米赋役“改折”是明代赋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明清史研究的重点。赋役“改折”即改变赋役支付手段,包括实物改折和货币改折(折银)。关于赋役改折的原因或机制,学者从明代赋役制度的自身矛盾、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败坏、地方人群负担不均或地方社会变迁(主要是商业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深刻见解。(1)vsup不过相关研究多着力于探讨由府县系统征调的赋役的折纳,对几乎占明代财政收入一半的盐课的折纳,则关注较少。尤其是正统年间(1436-1449)
3、的盐课折米,尚有较大研究空间。在仅有的少数涉及正统朝盐课折米的研究中,徐泓认为改折的原因是某些场份舟楫不通、开中不行、食盐积压严重,vsup(2)vsup曾玲将之归因于私盐盛行,(3)杨培娜则指出盐课折米是制盐技术提高的结果。(4)vsup这些观点具有创见性,不过都忽略了对盐课折米过程和机制的全面把握。在传统中国,盐政制度变革背后往往涉及多种因素,是不同势力群体之间利益争夺与妥协的结果,因而,单一地从盐政运作角度进行分析,而没有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难以对盐政制度改革产生深刻认识。以正统年间泉州盐课折米为例,改折不仅与盐政制度设计中的固有问题相关,还与商人运销食盐利润、地方官员考核及地方
4、军饷有密切关系,当是各种因素互动的结果。本文即以泉州盐课改折为例,考察明初以来当地盐政运作境况,分析盐商及相关官员如何应对当时的盐政制度,并结合福建沿海卫所运作情形,探讨正统年间泉州盐课折米背后的机制,以加深对明代盐政运作的理解。据永宁镇岑兜村人,现居住于永宁镇上的李显扬先生说,1958年时,永宁城南门外就是洞美场盐堤。(见笔者2011年2月11日于石狮市永宁镇访谈李显扬先生的田野笔记。)泉州沿海地区产盐历史悠久,明廷在泉州惠安县设惠安场,晋江县置丹美、7丙州二场,在同安县立涪州场。明初,泉州四大盐场盐课俱为本色盐,即灶户生产食盐,并以所产食盐作为盐课缴纳盐仓,及至正统年间开始改折。正统八年(
5、1443),福建布政使孙昇奏请将泉州四场盐课折米,补充卫所官兵月粮。其奏日:会勘得福建运司所属涪美、?丙州、涪州、惠安四场坐落泉州府晋江等县地方,俱临边海,递年停积盐课数多。今后盐课合将7寻美、?丙州二场岁办额盐以十分为率,三分办纳本色盐课,七分折米。惠安场坐落惠安县地方,虽临边海,盐课停积数少,以十分为率,五分办纳本色盐课,五分折米。俱每盐一引折米一斗,送附近卫所官仓交纳。候停积盐放支尽绝,仍旧照额办盐。其涪州场衙门设立孤山,周围大海,递年盐课,客商不肯前去关支,停积数多。今后岁办额盐合令住办,将晒盐圻盘平夷,灶户归还有司办纳本等税粮,盐额除豁,盐课司革去。(5)孙昇的奏请并没有立即得到允准
6、,而是经户部行福建布政司、按察司及都转运盐使司“再行体勘”,最后朝廷同意了其对话美、?丙州二场盐课的处理,否定了惠安场盐课一半折米及废除涪州场的提议。最终,溶美和7丙州二场盐课以十分为率,三分缴纳本色盐,七分折米;涪州场保留,盐课全部折米;惠安场盐课依旧全部为本色盐。vsup(6)vsup盐课折米的具体折率为每盐一引折米一斗。盐折米摊入灶户人丁、事产中。以话美场为例,折米后该场灶丁每丁纳盐折米七斗七升有奇,灶户事产每亩纳盐折米二斗五升有奇。vsup(7)vsup盐折米送附近卫所官仓交纳”,即缴纳盐场附近的卫所粮仓,包括涪美场附近的永宁卫,临近7丙州场的福全守御千户所和与涪州场同在涪州屿(今大金
7、门岛)上的金门守御千户所,充当卫所官军月粮。sup(8)vsup按孙昇所言,之所以选定泉州四场作为改折对象,实有迫不得己之原因,那就是这些盐场均有大量盐课积压。孙昇提出的各场盐课折米成数正是以各场食盐积压严重程度为依据。从该奏疏可知,洞美、?丙州和涪州三场盐课积压最为严重,惠安场次之。为何会有食盐积压?孙氏认为那是因为“递年盐课,客商不肯前去关支”,即外地商人对这些盐场食盐缺乏兴趣,不愿运销。与此同时,福建沿海卫所也正缺乏军饷,因而孙昇要求将盐课改折后的米粮直接运到盐场附近卫所官仓缴纳。一、盐利低与盐商不愿运销泉州食盐明初,泉州四场盐课俱为本色盐,作为盐课缴纳到盐仓的食盐由官府通过“计口给盐”
8、法分配给漳泉二府民间食用,并利用“开中法”让盐商运到延平、邵武、汀州、建宁等福建山区销售。其中,“开中法”是最为主要的食盐运销方式,开中盐引占泉州盐额的大部分,但很快就崩溃,出现了商人不愿报中的现象,宣德元年(1426)正月福建布政司右参议樊翰在奏疏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该问题:福建属卫军土月粮应支钞者岁久未支,盖由有司课程不敷。比闻福建都转运盐使司涪尾话美、惠安、涪州、7丙州盐场积盐甚富,以其海道涉险,故有三四十年未给者。请准户口食盐之例,给军以代粮钞,庶几军得食用,盐免陈积。樊翰上奏建议把泉州四场积盐按户口食盐例发给福建卫所军士充当月粮,以解决卫所军士缺乏月粮的问题。此奏议也揭露了当时福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盐利 官员 考核 地方 军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