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淮安府盐商与文学活动研究.docx
《清代淮安府盐商与文学活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淮安府盐商与文学活动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清僦安府盐商与文学活三究淮安府是京杭大运河上的漕运重镇,位于大运河中部,扼守江淮咽喉,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由于便利的交通环境,淮安府在清代发展为商业重镇,淮盐贸易十分繁荣,大批盐商涌入淮安。盐商的到来不仅繁荣了当地的商业,也有力地推动了文学活动的开展,使得淮安府文学活动繁盛一时。一、淮安府盐业繁荣的背景清代淮安府商业繁荣,其中盐业尤其值得重视。淮安府盐业繁荣并不偶然,而是有着特定原因。首先,淮安是中国运河城市的典型1,处江淮之间,京杭大运河中部,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从公元前486年吴国开凿祁沟以来,淮安在漕运史上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到明清时期,淮安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享有“七省通衢”
2、“南船北马”之称,这主要是因为政治中心的转移和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明代都城起初建在南京,明成祖朱棣掌握政权之后,移往北京。政治中心转移,大量物资需要依靠江南富庶之地的供给,但由江南到北京,路途遥远,在此背景下,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下令疏浚洪武二十四年(1391)淤塞得会通河,史称:“(永乐)九年春正月己未,工部尚书宋礼开会通河。”289后来,又命平江伯陈镇开清江浦。续纂淮关统志载:“明平江伯陈瑁开凿运渠,建堤置闸,以司蓄泄。两岸沿堤居民万户,触胪丛聚,为南北之咽喉。万历十六年,因伏秋水溜,漕舟上闸,难若登天。于是,沿各闸旁俱开越河一道,置小闸口,水涨则分其势,水小则堵塞以归正闸
3、。其制甚善。”357清江浦的开凿大大改善了漕运的环境,也更加强了淮安的地位。两千多年的改造治理,运河运输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大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又由于运盐的需要,淮安境内形成了主要的运盐通道盐河。盐河有两条,一为“治北大河故道也。明弘治后,河、淮交会,下清江浦,冲相家湾西桥,绕过新城北门,经仁义礼智信五坝长二十余里,自钵池山抵新城北门外东坝止,为今盐薪要道,土人呼为盐河”4854。另一条在清河境内,“雍正九年,大挑盐河。又嘉庆十七年,接上自旧钳口坝至旧盐闸,挑河长一千四百二十丈。道光八年,新建钳口坝,又自新坝至旧坝,挑河长一百八十丈”5894。盐河的开通为淮盐的输出提
4、供了保障。由此看来,运河在历史上不仅担当着漕粮的运输,也是淮盐外销的重要通道,所以史称:“国家岁漕东南粟数百万石,悉由江入淮,溯沁、沂、泗、汶,自卫以达京师,而漕渠称国脉焉。而两淮正盐课岁额凡百五十余万引,当东南粮饷强半,亦由漕渠以供南畿,散入于江、湖、陈、汝诸省郡州邑,是河渠之系盐粮,厥重均矣。”6136其次,明清两代所采取的盐业政策有利于盐商的利益。明朝初期,由于国家初定,边境需要大量的粮食供给,政府采取“开中法”的实边政策。所谓“开中法”是商人可以直接向边境输送粮食,然后可以到官方指定的地点兑盐引,再到指定地点销售。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政府直接向边境输送军粮的难度,又可以让商人得到部分利益,
5、繁荣商业。史称:“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洪武三年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01935这种盐政对靠近边境(例如山西)的商人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明初盐商中的晋商十分发达。明成祖朱棣时,为了解决京师粮食问题,曾暂停其他地方中盐,专门在京师中盐。京师粮食充足后,又改如原来中盐政策。21935随着边地稳定,盐法逐渐由原来的输粮实边兑盐改为纳银兑盐,史称:“成化间,始有折纳银者,然未尝著为令也。”01939只要有钱就可以进行盐业贸易。随着盐业竞争的进展,拥有雄厚资本、精明能干的徽商就成了盐业中的后起之秀。另外,淮安本身就是淮盐的重要产地,当时江淮间有两大盐场即淮南、淮北盐场185,淮安主要承担着淮北盐
6、场的管理、生产与销售。为了对淮北盐业进行管理,扬州下设分司,淮安即为其一,并设有批验所。明代曾一度将盐运分司与批验所设在安东(即现在淮安涟水),“明正德十年,开支家河接涟水,建批验所于此”7145。又史称:批验所,一在仪真,“一在安东县东南六十里支家河头,淮北诸场盐必榷于此。始货之庐凤河南旧所基在淮南岸,当河冲流。弘治间再圮于水,费币藏七千金筑之。正德辛未复圮焉,史绎乃以商议移于北岸”5183。但由于安东水患严重,屡受大水侵扰,明中叶以后批验所便迁往河下。随着盐署移到河下,大批盐商也汇集河下。清代大批盐商涌入两淮地区,其中有一批就进驻淮安的河下镇。这些商人来自不同地方,主要有安徽、山西、河南以
7、及西南地区等。但是最为发达的还是徽商。其中较著名的有程氏、吴氏、曹氏、黄氏等。其中程氏又最为强大。程氏为安徽望族,后迁至淮安府河下镇,有功、亘、大、仁、武、鹤等数支,皆为豪富。他们还都有自己的店号,讷庵杂著五字店基址记记载:“当时族人业盐居淮,有所谓公字店、班字店、大字店者,皆就主人名字中略取其偏旁用之。如亘字店则用朝宣公宣字之半,吾家五字店,盖用慎吾公吾字之半也。8478此处的慎吾公就是河下著名盐商程量越的父亲。淮安河下志卷五第宅程莲渡先生宅记载:“莲渡公,讳量越,字自远,生于明天启六年丙寅,卒于国朝康熙二十六年丁卯,捐职行人司副。生平好仁乐善,两淮盐法志有传亦尚有一两房仍居老宅。”8137
8、又云:“莲渡公诸兄皆居扬,公一支来淮,为淮北商,居河下,其所居之宅为五字店,五字乃旗名也。”8137除程量越以外,还有大批的程氏徽商,程增“父朝聘,业盐”8377。程鉴“字我观,地族人。世为盐商。父阶,官绍兴同知,归卒。鉴方髯批,年十七补安东诸生,己,弃举子业,踵事盐策,致巨富,遂为淮北大商”8382。程铺“歙人,业盐淮北”网382。程易“世居歙之岑山渡,后迁淮,治盐业”8386。程固安“字存斋,先世歙人,业献于淮”8388。另外又如程朝宣、程晋芳、程巨函,等等,都是著名盐商。除了程氏以外,还有汪氏,“家世故业盐,号巨商”网354。山阳河下园林记载:“先外祖汪公隐园宅,在相家湾路。汪氏自尧仙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代 淮安 盐商 文学 活动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