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温州祠堂祭祖述论——以温州市龙湾区项氏、王氏、张氏家族为例.docx
《明代温州祠堂祭祖述论——以温州市龙湾区项氏、王氏、张氏家族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温州祠堂祭祖述论——以温州市龙湾区项氏、王氏、张氏家族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明传酬祠窿祖述论一以温州市龙湾区项氏、王氏、张窿族为例明代温州地区士大夫的祠堂祭祖活动颇具特色。通过对项乔集王叔果集张瑞集及相关族谱中有关祠堂祭祖活动的研究,揭示明代温州土大夫的“一本观”宗族观念和“礼以义起”的宗族改革观,有助于对明代宗族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明代;温州;祠堂;祭祖;土大夫关于明代宗族祠堂、祠庙祭祖问题,已有常建华明清时期祠庙祭祖问题辨析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的发展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陈柯云明清徽州的修谱建祠活动、赵华富徽州宗族祠堂的几个问题、赵克生明代士人对宗祠主祭权多元化的思考等研究成果。已有研究成果展示了明代祠堂、祠庙祭祖的发展概况及制度变化,但多以徽州地区为例。温州
2、市龙湾区,明代属温州府永嘉县,位于东海之滨,唐宋以来在此设官营盐场,称永嘉场,有农田鱼盐之利,物产丰饶。宋明以来,人文汇萃,英才辈出。此地望族有七甲项氏、英桥王氏、普门张氏等。项乔,嘉靖八年(1529年)进,历任同知、知府等职,官至广东参政。他在家设宗庙、订族约,敬宗收族,在地方宗族中有其典型性与代表性。明嘉靖间王澈,由举人官至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弟王激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官至国子祭酒兼经筵讲官,一家二代三进士。而张氏一族,因嘉靖初“议大礼”而官居内阁首辅的张璃而大显。这三族都为土族,有文集、家乘传世,资料较为完备。本文以温州市龙湾区项氏、王氏、张氏家族为例,将明代温州祠堂祭祖活动的有关
3、问题加以论述,有助于对明代宗族等问题的研究。一、项氏、王氏祠堂考述1 .祠堂与祠田祠堂作为祭祖场所,颇受宗族重视。明代温州建造或重修祠堂的家族增多,“今土庶人往往有建祠堂者,岁时致祭必于其所而不复迁正寝,盖以祠堂既为栖神,神必安之,故不复迁也。”1只要财力具备,宗族一般会建造祠堂。许多明代温州祠堂是由宗族中的士大夫倡导出资建成的。如项氏祠堂,是由当时名流项乔倡议并出资而建成的。项乔(1493-1552年),字子迁,号瓯东,永嘉七甲(今龙湾区沙城镇)人,嘉靖八年进士,为官二十多年,以善政闻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丁母忧家居,倡建祠堂。项乔“厚施作倡”,其父“倒囊出物”,一族“罔不称有无以相
4、助”,祠堂得以建成2534。项氏祠堂规模宏大,有中堂正间、东正室、西正室、东旁室、西旁室共五间2539,责立通衢,负河面海,过者瞩目。县令李丕显为之题写匾额2534。王氏宗祠,由王叔果之父王澈倡导出资而建成。王澈(1473-1551年),字子明,号东房,永嘉英桥里(今龙湾区永昌镇)人。明正德八年(1513年)乡举,选为礼部司务,历升兵部车驾司员外郎、武库司郎中、官至福建布政司左参议。嘉靖十三年(1534年)夫人潘氏卒于京邸,扶榇还乡,不久,父母相继去世,服阕,致土在家。因族姓繁衍,欲行宗法,“乃酌先儒议,于始祖万十一公墓右建宗祠费约千金,皆捐私帑,不以一钱敛之族人。T3355祠堂规模大,“中堂
5、凡三楹,旁有两厅,左右廊尻环列,以为会俊食之所,约可容千人。”祠堂之外有仪门、石坊,题日“王氏宗祠3444c项氏、王氏家族的祠堂祭祖主要都是祭祀始迁祖的。项氏始迁祖文三府君名璧,由青田徙永嘉场七甲,至立祠堂的项乔凡六代一百八十余年。项乔初立祠堂记日:“是祠之祭宜自乔行小宗孙为始,然上祀世一、知足、直庵、真率府君,己及五世而斩之数矣。今中堂列始祖文三府君、汪氏安人神主者,推真率诸府君之心,以致水木本源之义也。古人一饮食,必祭先代始为之者,新立祠不及始祖,于情何安?”2534因此,项氏祠堂是这样安排的:“祀始祖于中,而左衬诚庵,右衬真率,又左衬守庵者,推始祖之心以致萃族之仁,亦以二府君之子孙如明、
6、如守辈亦各助力其间也。诚庵长房子孙世衬递迁于左堂,与真率子孙同,而守安不世衬者,敬宗之义也。祠主五世服尽,则桃之而埋于墓;惟文三、诚庵、真率、守庵、良三五位府君,仍立牌位而世享者。项氏虽异派,无非五府君子孙,必如此,庶不失今日立祠之情而永萃一族之涣,以共守圣训于无穷也。”2534王澈王氏族约曰:“宗祠之立,盖以义起者也。故祀我先祖考万十一翁者,所以报本始萃,合宗人也。奉高祖考樵云翁,及始封溪桥翁配食者,所以崇德报功,启佑后人也。配食惟立牌,不设主者,酌礼之宜也。4王氏始迁祖万十一翁名惠,字振卿,元季自台州宁溪迁往永嘉英桥,三传至樵云翁(即王澈之高祖),溪桥翁是澈之父3346“两公之配,盖以功德
7、然。”3444祠堂建成后,还需要有祠田,否则岁时祭祀就难以应付。项氏家族的祠田由族人量力而捐出,由通族轮管,不由本派子孙专管。项氏家训曰:“予(乔)陆续拨置民田十亩与通族,每岁轮房收租以供祭祠之用。不许予派子孙专管擅易。知足府君五子复斋伯父等,出知足所遗民田二亩,良三府君长子伯山伯父出续置民田二亩,慎独叔祖出自置田一亩,世正叔出自置田一亩,俱照例与通族轮管,以供备祭、修祠等用,不许本派子孙专管擅易。”2518而王氏家族初立祠堂时,“岁时祠祭割田为常需,惟丰惟恪”3355。而后立王氏族约规定:“凡子孙揆置祭田,其字号步亩勒石于祠,俾令世守。有贾鬻者以不孝论。凡祭田,子孙轮年征租办祭,其品物悉遵文
8、公家礼,务在充备精洁。有不蠲者,司祀纪过议罚。”4祠堂和祠田建成后还需要族内人去管理。祠堂一般由从族中选出的祠仆来做打扫等日常事务,有时祠仆可获得祠堂前的小空地或其它好处,但管理责任也很重大。项氏家训规定:“用族人守祠,祠前隙地任其治生,本是体念祖宗之意,守者须是相体,每日于门内外打扫洁净。遇朔望祭期、忌日,先入中堂,两间一并打扫,及烧香烛、点茶。事毕,谨防火烛。祠前不许安顿柴草、盐萝及轻放闲杂人出入混亵。”0523同时又规定:“不鬻祭器,不假祭器。2527祠堂所置桌椅长凳、瓷器盘碗等物,“非祭,虽各亲房亦不许假以私用。如私假与之,失一当令赔十,族众仍以不肖子孙呼之。如假者不告,敢欺守祠者昏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代 温州 祠堂 祭祖 温州市 龙湾区项氏 王氏 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