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商人新论——以商人传记中盐商与木商异同为切入点.docx
《明中期商人新论——以商人传记中盐商与木商异同为切入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中期商人新论——以商人传记中盐商与木商异同为切入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明中期商人新论一以商人传记中盐商与木商异同为切以明中期的商人传记作为文献基础,以盐商与木商形象的异同分析作为切入点,可以对明代商人研究领域的一些观点进行反思。明中期传记中的盐商与木商70%以上属徽籍,记的作者绝大多数是徽籍文人与江浙文人,这说明在沿江这一空间范围内,“无徽不成镇”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传记中的盐商与木商都少有义行,说明“以义为利”并非明代所有行业商人的普遍特征。盐商与土人关系密切,木商不重视与土人交往,缘于盐业由官府垄断,与土人交往会带来更可观的利润。商人基于求利的需要,其经营的行业是否由官府垄断,决定了商人与士人之间的亲疏程度。盐商;木商;徽州;商人传记商业的发展与商人社会地位
2、的提升,使明中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已被学界普遍接受。相关领域学者在论及明代商人时,基于历史文献提出了独到的观点,诸如基于第一大商帮而提出的“无徽不成镇”之说,“以义为利”、重土向学是明代商人的重要特征等。本文以笔者在明中期文集中搜集到的160篇商人传记作为研究的文献起点*具体篇目见笔者明中期文人别集中商人传记文献研究附录二明中期文集中商人传记目录,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以商人传记中的盐商与木商形象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作为切入点,对上述学界差不多达成共识的观点进行反思,认为当今学界对于明代商人的认识,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可以进一步商榷之处。一、“无徽不成镇”的可靠性求证
3、明清徽商在盐业、木业、典当业等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几个行业又以盛产富商而闻名,因此,明清以来,“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Tl(P39)在徽商研究领域学者的论著中,不少都会提至无徽不成镇”一说,且前面多未加“沿江区域”这一限定。那么,“无徽不成镇”是否真实客观地述说了徽商在当时的重要性呢?明清之时,富商大贾多出自盐业、典当业、木业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徽商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徽州与江浙一带。以盐商为例,当时盐商经营盐业大多需要前往食盐主要集散地淮扬,淮扬盐商中,以徽商为翘楚。万历扬州府志载,在扬州经营的盐商,“新都最,关以西、山右次之”2(P6)。这类记载反映,从明代中期开始
4、,淮扬的盐商中,徽商的风头最盛,山陕稍居其后。明清木商中,徽商地位同样很高。歙事闲谭载:“徽多木商,贩自川广,集于江宁之上河,资本非巨万不可。3(P603-604)这些文字说明徽州木商遍布了南方从四川、湖广到江南之地,而且资本雄厚。雍正浙江通志更是说:“当杉利盛时,岁不下十万,以故户鲜逋赋,然必仰给于徽人之拼本盈,而吴下之行货勿滞也J4(P181)徽州木商的资本力量大到足以影响浙江一带木材市场的行情。浙江在编撰地方志时,没有为徽商夸饰的必要,因而其中的描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张海鹏在徽商研究一书中论道:“木材贸易作为徽州商帮的四大支柱行业之一,发展最早,而衰落最迟,由此可知它在徽州商帮中的地位和
5、作用何等重要。5(P257)至于典当商人,当时民间则有“无徽不典”之说。以上文献证明,徽商在盐业、典当业、木业中确实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其影响力主要限定在江浙之内。那么,明代中期的商人传记能够印证上述观点吗?笔者搜集到的160篇商人传记,其中可以确定传主经营行业的传记,共有23篇的传主或传主之夫是盐商,而盐商传主绝大多数为徽籍,资本雄厚的盐商传主几乎都是徽籍。23篇盐商传记,分别是茅坤黄烈妇传、汪道昆沈文桢传朱介夫传许长公传程长公传潘汀州传松山翁传吴汝拙传海阳长者程惟清传吴伯举传世叔十一府君传再从叔十六府君传、李梦阳贞义公传、沈炼金处士传、王世贞许长公传、归有光归氏二孝子传、宋仪望仲玉翁传、方弘
6、静吴季君传、耿定向儒贾传、吴子玉程次公传程贤孝母传韦庵记、郑若庸味菜记。这23篇盐商传记中,只有5篇的传主不是徽籍,分别是沈文桢传松山翁传贞义公传归氏二孝子传仲玉翁传,传主为徽籍的18篇,比例高达78.3%。木商传主绝大多数亦为徽籍。160篇商人传记传主为木商的共7篇,分别是金瑶纪祁门李征君代偿事百滩汪翁传东泉金传士传、汪道昆沈文桢传、毛伯温贾尚德传、吴子玉存六公传吴枢传。7位传主有5位是徽籍商人,惟贾尚德传的传主为陕西籍,沈文桢传传主为浙江四明人。木商传主中,徽籍商人比例高达71.4%。以上数据表明,商人传记中传主为盐商与木商的徽商,比例高达80%左右,与当时其他文献对于徽商的描述可相互印证
7、,“无徽不成镇”之谚,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如果再考虑到明中期的160篇商人传记,传主可以确定为徽籍的占99篇,比例高达61.9%,若将不能确定传主籍贯的传记考虑在内,比例还要更高。笔者所见,明中期共有50位商人传记作家,其中徽州5人,江浙地区30人,两地作家占全国的比例为70%。也就是说,明中期商人传记的传主大多数都是徽籍商人,为徽籍商人作传的绝大多数是徽籍文人或江浙地区的文人。因此,若以商人传记作为衡量商人知名度的标准,徽州商人的影响力主要限于徽州与江浙地区,这与前文中所提到的“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合若符契。总而言之,“无徽不成镇”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必须限定在“沿江区域”这个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期 商人 新论 传记 盐商 异同 切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