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应摆脱“任务”的局限.docx
《整本书阅读应摆脱“任务”的局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本书阅读应摆脱“任务”的局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整本书阅读应摆脱任务”的局限作者:杨先武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1年2期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整本书阅读便成了语文界的一大热点话题。近几年,不少教师通过实践,已推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但笔者以为,单靠把整本书阅读列入“学习任务群”并将其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范畴,所产生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对于当前热闹非凡的整本书阅读,需要进行冷静的分析,不可将其意义拔得太高。因为即便把教材规定的“这本书”的阅读“任务”完成得再好,对于知识贫乏和精神“缺钙”的学生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只有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读
2、更多的好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都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主张语文课“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并认为“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要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强调“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显然,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扩大阅读面以及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是十分重视的。如果没有将语文
3、课“延伸到课外阅读”的意识,不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即便将整本书阅读列为学习任务,也很难解决学生的阅读面过于狭窄的问题。关于读书,古人有太多精辟的论述,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等,无不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然而,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似乎忘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对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至今未予足够的重视。在整本书阅读被列入普通高中“学习任务群”后,许多教师也只是把它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不是以此来带动学生去阅读更多的“整本书”。而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则存在着两种值得警惕的倾向。一是整本书阅读
4、过于“课程化”。其具体表现是把整本书阅读混同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占用过多的课内时间进行整本书的解读和探讨;或把“任务”窄化为固定的目标(这种目标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要求学生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探讨,不可越过“雷池”。诚然,教师在整本书阅读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应是宏观掌控,而不宜过于具体,也不应占用过多的课内时间。须知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不可能腾出很多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因此,整本书阅读应该课内外相结合,且主要是一种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在整本书阅读之前利用课内时间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提出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专题,并教给有效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重要的问题展开课内研讨;在读后共同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摆脱 任务 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