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法律常识》教案第19课了解诉讼法.docx
《中职《法律常识》教案第19课了解诉讼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法律常识》教案第19课了解诉讼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题了解诉讼法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诉讼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素质目标: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正义意识和证据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教学睚点: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i并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一案例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23min)*探索活动(15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T专授新知(25min)一探索活动(10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
2、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导入(5min)【教师】讲述模块导入“王某侵犯刘某名誉权案”“胡某乱刻乱画被行政处罚案”“刘某盗窃案”等案例(详见教材),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诉讼?(2)这3个案件分别属于何种诉讼?3个案件的诉讼活动分别应遵循哪些法律规范?【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通过案例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诉讼法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23min)【教师】由解诉讼与诉讼法的概念、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诉讼与诉讼法的概念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
3、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诉讼主要分为哪几种?【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诉讼主要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3种。其中,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诉讼与诉讼法的概念、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案件的活动.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的活动。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证、核实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犯罪
4、,是否应当受到刑罚及受到何种刑罚的活动。诉讼法是指调整诉讼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相关规定,监督诉讼活动合法性、纠正错误程序和方法的相关规定,以及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等。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诉讼法仅指关于诉讼的专门性法律,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三大诉讼法。广义的诉讼法不仅包括上述三大诉讼法,还包括宪法和其他法律中关于诉讼活动的规定,以及其他关于诉讼的规范性文件。二、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诉讼法有哪
5、些基本原则?【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一)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包含哪几层含义?【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该原则包含以下3层含义: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行使审判权,而不是审判员独立审判,也不是合议庭独立审判;人民法院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独立审判。(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
6、则以事实为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一切案件,都要认真查清案件的起因、经过等事实真相,以与案件有关的客观事实作为审判依据,而不能以主观的想象、推测等作为审判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指人民法院审理一切案件,都要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以国家的法律为标准,对案件做出正确的判决。(三)对诉讼当事人适用法律平等原则对诉讼当事人适用法律平等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应当公平对待所有当事人,不能因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而区别对待,对所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依法给予保护,对任何当事人的违法3巳罪行为都依法追究责任,不容许任!可人有超越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四)以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
7、讼原则以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他们行使这项权利,避免因语言、文字的障碍,影响对案件的审理。【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以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包含哪几层含义?【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该原则包含以下3层含义。(1)各民族公民进行诉讼时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回答司法人员的讯问、发表意见,书写证言、鉴定结论、起诉书、上诉书、申诉书及其他诉讼文书。(2)如果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常识 教案 19 了解 诉讼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