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失衡的类型与判断方法.docx
《酸碱失衡的类型与判断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失衡的类型与判断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判断方法人体的酸碱平衡是通过复杂的生理调节来完成的,使血浆PlI值维持在7.35-7.45范围内。如果某些致病因素使体内酸和碱发生过多或缺乏,超过了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此时即出现酸碱平衡失调。一、测定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1 .酸碱度(PH):是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PHnoglh+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的共同影响。正常值:7.35-7.45;平均值7.40。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7.45为碱血症。2 .PaCO2:溶解于血浆中CO2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o平均值40mmHgo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mmHgo它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
2、的唯一指标。当PaC0245mmHg(6kPa)时,应考虑为呼酸或代碱的呼吸代偿;当PaC02SBI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AB!27mmolL,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4 .缓冲碱(BB):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负性离子总和)HCO3.HbHPO/等。5 .剩余碱(BE):指在标准条件下(37、PaeO2为40mmHg、Hbl50gLSa(为D,将IL全血滴定至PH为7.40时,所用的酸或碱的量(mmolL)o正常值:3mmol/Lo6 .二氧化碳总量(TCO2):是实际HCo和溶解的CO2量(1.2mmolL)的总和。正常值:23-27mmolLo7 .CO2CP:是指血浆中呈
3、化合状态的CO2量,理论上应与HC(V大致相等,但因有NaHCO3等因素干扰,比He(V偏高。其意义同HC(V值。8 .P0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80TOOmmHg(10.63-13.33kPa),随年龄增加而下降。9 .阴离子间隙(AG):是按AG=Na=(HCoLCl)计算所得。其真正含义反映了未测定阳离子(UC)和未测定阴离子(UA)之差。AG升高的最常见原因是体内存在过多的uA,即乳酸根、丙酮酸根、磷酸根、硫酸根等。当UA在体内蓄积必定要取代HeO”使HC(V下降称之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重要意义是AG升高代表了高AG代酸。AG在酸碱失衡判断中主要用
4、途是可判断以下六型酸碱失衡:(1)高AG代酸;(2)代碱并高AG代酸;(3)混合性代酸;(4)呼酸并高AG代酸;(5)呼碱并高AG代酸;(6)三重酸碱失衡(TABD)o在临床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计算AG时强调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排除实验误差引起的假性AG升高。因为AG是根据N/、HCO八Cl三项参数计算所得,因此此三项参数中任何一项测定误差均可引起AG升高;(3)结合临床综合判断;(4)AG升高的标准。国内外文献报道,AG正常范围为8-16mmolL,但凡AG16mmolL,应考虑高AG代酸存在。动态监测所得AG意义更大。必须明确,AG之所以能判断所有含有高AG代酸的混合性酸
5、碱失衡,关键是体内所有电解质变化均应符合电中和原理,即阴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及维持阳离子或阴离子电荷总数在一相对恒定数。根据电中和原理,可提醒以下规律:(1)高AG代酸:HCO3I=AAGt;(2)高Cl性代酸:HC031三CI,呼碱引起的代偿性HC(VI也符合此规律;(3)代碱:HCO3-1=Cl,呼酸引起的代偿性HCOJt也符合此规律。一旦AHCO?IAAGt或HCO3!Ct均应考虑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即(1)混合性代酸时,HCO3l=CIt+AGt;(2)代碱+高AG代酸时,HCO3AG,其中HC(V与AG差值局部应考虑为代碱;(3)TABD时,影响HC(V的因素有三种,呼吸因素引起HC
6、(V变化符合HCO3=C;代碱引起的HCOr变化也符合AHC03t=Cl;高AG代酸符合AHCO/I二AAGt。三者混合在一起,必定是:HCO3-AG,HCO3IC,HC03=CI+AGto10.潜在HCO3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是指排除并存高AG代酸对HC(V掩盖作用之后的HCo一用公式表示为潜在Heo3二实测Heo,+AG。其意义可提醒代碱+高AG代酸和三重酸碱失衡中的代碱存在。假设忽略计算AG、潜在IIC03,常可延误混合性酸碱失衡中的代碱的判断。要理解上述意义,必须牢记:高Cl性代酸:HCO3I=AClt,AAG不变。高AG代酸:HCO3l=AGt;AC不变。代碱和呼酸时HC(V代偿性
7、增高,符合HCO3=CI,AG不变。呼碱引起的代偿性HCo3I,符合:HCO3l=Ct,AAG不变。根据上述代偿规律,呼酸型TABD时,呼酸时HC(V代偿性增高,符合:HCOJt=ACII;高AG代酸:AHCOJI=AAGk呼碱:HC03t=CIIO三者混合必符合:HCO3=C+AGo即HC(V变化反映了呼酸引起的代偿性HCOJt;(2)代碱的原发HCOGt;(3)高AG代酸的原发HCOJI。由此可见,实测HC(V包括了高AG代酸时引起的HC(Vlo为了正确反映高AG代酸时等量HC(Vl,提出了潜在HCoJ此概念,假设机体没有高AG代酸时,机体应有HeOJ值,即潜在HCO3=实测HeOJ+A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碱 失衡 类型 判断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