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限缩路径.docx
《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限缩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限缩路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限缩路径摘要I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着传统道路安全方面的直接风险和数据信息网络安全方面的间接风险。自动汽车本身可以成为刑事责任主体。自动汽车驾驶者根据自动驾驶的不同类型、程度相异的情况承担刑事责任。法人如未尽到事前注意义务和事后注意义务则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规制自动驾驶汽车犯罪,刑法需合理划定处罚边界。对于法人因过失造成被容许的危险时,应排除在犯罪圈之外。关键词I自动驾驶;刑事责任;注意义务;犯罪的二次性违法;被容许的危险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通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人类生活更加便捷化和智能化。交通事故的
2、频繁发生是交通安全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2021年全国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达61,703人,受伤人数更是高达250,723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英、德等发达国家开始投入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我国也不断加大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力度,许多国内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参与其中。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研发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的关键所在。2022年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的施行,标志着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然而,新型智能驾驶技术还未经过充分的实践检验,在道路行驶中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如同年11月5日,广东潮州某车主驾驶特斯拉时,该自动驾
3、驶汽车突然失控,造成2死3伤的后果。与传统驾驶方式相比,自动驾驶汽车具有显著的差异,传统驾驶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智能驾驶系统成为道路交通主导者。智能交通产业链中涉及的各种刑事风险,传统刑法体系难以对其刑事责任主体进行恰当规制。因此,本文希望探究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带来的具体刑事风险,厘清自动驾驶汽车涉及的犯罪主体,坚持罪责相适应原则,明确刑事责任限制。1自动驾驶汽车的刑事风险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采用环境感知技术、车辆定位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使驾驶员在一定程度上无需操作,让汽车在道路上自动驾驶的新型汽车。目前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标准是来自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的标准,采L
4、0-L5标准分级方法。我国则根据此建立特有的分级标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规定,自动驾驶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CA)、高度自动驾驶(HA)和完全自动驾驶(FA)三种类型。其中,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的最大区别在于,遭遇自动驾驶汽车无法处理的紧急状况时,有条件自动驾驶会请求驾驶者接管,高度自动驾驶系统则会自行采取措施将车辆的事故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完全自动驾驶就是无人驾驶状态,此时系统可以在任何可行驶条件下实现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因此,在不同自动驾驶等级下,汽车造成风险程度和责任承担范围有明显差异。众多互联网企业,如华为、百度等,正在研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
5、尽管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都能成为自动驾驶系统载体,但新能源汽车的控制系统更为简单,更容易实现快速、准确、稳定的自动驾驶控制。当自动驾驶汽车在交通道路上行驶时,除了需要配备传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全球定位系统等装置,还需要配套信息网络设施、信息共享基础设施、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因此,自动驾驶汽车不仅面临传统道路安全风险,还会受到网络安全方面的威胁。1.1 自动驾驶汽车直接风险2016年5月7日,在佛罗里达州,特斯拉车主使用自动驾驶系统行驶。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一辆大型牵挂型卡车突然左转,特斯拉没来得及刹车导致车辆与卡车相撞,车主布朗当场死亡。该事故的原因是自动驾驶汽车的环境感知模块
6、出现问题,特斯拉没有识别出前方静止的物体,其认为涂满白色油漆的卡车是天空,于是径直加速造成车祸1。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少交通事故,但是就现有技术而言,交通事故的发生仍然难以避免。自动驾驶汽车运行路径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激光雷达收集周围环境信息,然后传输到计算机信息平台进行处理,最终实现车辆动作控制。但是,汽车的传感器在行驶中出现故障时,极易造成信息收集得不充分,导致系统作出错误判断。此外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路径规划时,必须依赖详细的内部地图,当城市建筑物发生新建、拆毁、修建等情形时,自动驾驶汽车的地图软件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将导致系统在设计城市内部路径时出现障碍。自动驾驶汽车发生类似故障时
7、,乘车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遭受直接危险。1.2 自动驾驶汽车间接风险当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主流,我们需要警惕网络恐怖主义和黑客入侵,以保证智能交通的安全秩序。自动驾驶汽车之间的网络通信是在公开网络中进行的,而这种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蓝牙等短程接口、5G等蜂窝接口以及V2V和V2X接口。这些无线技术在不同的频率下工作并遵循不同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全面保护自动驾驶汽车免受黑客攻击,这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黑客入侵车内网络通信可能会获得行驶汽车的控制权,从而实施恐怖犯罪,破坏正常道路交通秩序。甚至可以通过控制车辆实施故意杀人。因此,企棠应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网络防护,以确保智能交通的安全。自动驾
8、驶汽车引发的数据保护和隐私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行驶过程中,自动驾驶汽车会产生车辆行驶数据、车辆状况数据、行动轨迹数据、身份信息数据等大量数据。虽然自动驾驶汽车越来越多地被设计为本地收集、处理和存储数据,并在适当时候有选择地上传数据,但由于数据量庞大,这对车内和云端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基础设施提出了考验。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还不够完善,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隐私、位置隐私、身份隐私很容易受到侵犯。这些数据的泄露可能成为滋生诈骗、盗窃、抢劫等犯罪的土壤。犯罪分子很容易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公民数据信息,进而实施犯罪行为。为了平衡个人权益保护和公共安全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法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 驾驶 汽车 相关 犯罪 主体 刑事责任 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