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反垄断保护研究.docx
《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反垄断保护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反垄断保护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反垄断保护研究摘要I算法个性化定价是平台经济在推动互联网电商发展时因算法技术而衍生出的新问题。我国反垄断法对互联网垄断领域的监管和处罚政策从任其自由发展转变为发展与规范并重,预示着我国反垄断已步入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新阶段。基于此,本文拟通过解体算法个性化定价的运作流程,剖析算法个性化定价之下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总体福利等因素受到的影响,引出算法个性化定价行为对反垄断法保护权益的损益分析,同时结合反垄断法的宏观政策定位目标和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客观发展阶段,从逻辑选择、价值平衡、干预限度、综合治理四个方面对算法个性化定价进行多角度规制,提升反垄断法对算法个性化定价的规制能力,以期更灵活动态
2、地维护互联网市场的竞争秩序,促进创新激励。关键词I算法个性化定价;反垄断法;平台经济;市场竞争;消费者福利一、引言自20世纪末,大量具有互联网技术特征的新兴企业崛起,剧烈冲击了以技术优势为主的传统行业,并迅速占领市场优势地位。从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该行业近年来不仅培育了许多具有巨大市值和潜力的线上企业,也几乎将所有大的线下企业卷入其中,全球的中大型企业无一不重视其线上业务的拓展。本文研究的个性化定价行为主要针对提供电子商务服务领域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的规模效应和用户粘性巨大,在互联网平台电商不到二十年的发展进程中,以亚马逊、淘宝、京东商城为首的电商占据市场巨大份额,截至2022年
3、淘宝注册用户已高达&4亿,在长达十几年的发展中一直维持着高水平的用户使用率,足以见得互联网产业中市场主导者往往能获得高额利润,市场份额的扩大本身就意味着利益的扩大,而且其定价策略不完全以成本和市场供需关系为基础,而是以用户个人需求和价格承受能力为标准,经营者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进行搜集和预测,并针对不同消费者实行差别化定价。2020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将其列入2021年的重点任务,2021年初国家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标志我国关于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进程已拉开序幕。我国反垄断法对互联网平台垄断行为既有宏观政策,也有微观进
4、路,宏观政策体现的是我国政策导向和整体局势的判断,微观进路则是对法律和经济的技术性优化。当法律需要做出时移势易的转变时,应首先基于我国国情确定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基调,把握反垄断的总体走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性分析和具体措施的设计。本文拟通过对算法个性化定价这一行为深入剖析,探究该行为的运作流程,并对其市场竞争效果进行利弊评估,着眼于社会整体效应,兼顾提高效率与保护权益,在现行反垄断法的宏观政策之下,提出顺应平台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微观进路,使算法个性化定价行为在合理正当范围内高效运行,同时激励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维护互联网市场公平竞争。二、算法个性化定价的行为剖析(一)算法的定义随着互联网时
5、代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偏好等都暴露在大数据之下,商家通过大数据的精准算法,针对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精准推送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利用老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高需求及消费惯性思维,精准涨价,此类现象就是“算法个性化定价”。我国现行立法对“算法”并无明确定义,2021年11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的上海市网络交易平台网络经营活动算法应用指引(试行)将“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定义为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应用算法技术实施各类自动化决策,包括向消费者个人进行信息推送或商业营销、提供搜索结果、开展交易等。算法通过算法制定者提前编写、设定的程序和编码识别特定对象
6、,其中人工智能的算法更具有深度识别的功能。(二)算法个性化定价的运作流程算法个性化定价(AlgorithmicIndividualizedZPersonalizedPricing)是算法技术在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一大应用,算法通过识别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支付意愿(WillingtoPay)对其设定差异化的价格,学界对此有几种不同观点:一是“侵权行为说”,有学者认为经营者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对消费者区别定价,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二是“价格歧视说”,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杀熟”借助算法分析不同消费者的最高支付能力,从而进行差别定价,属于一级价格歧视;三是“算法滥用说”,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强调“大
7、数据杀熟”的技术路径,即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同的商品或技术进行无正当理由的差异性定价行为。综上,算法个性化定价行为是经营者利用算法技术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根据不同用户消费特征(如个人支付能力、选择偏好、消费频率、网页APP的浏览时间、所处一天中的时间段等)对同一商品或服务进行不符合价格规律和正常市场定价的差异性定价行为。算法个性化定价的流程可分为三步。第一,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构建数据库。电商平台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两种,一是消费者在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用户时,需要通过平台设置的点击合同对个人信息和基本情况进行确认使该信息采集行为合法化,包括但不限于收货地址、手机号、与该账号关联绑定的
8、支付账户等。二是平台自行采集用户个人信息,商家利用算法技术对消费者的浏览、点击、购买、收货、评价、退货、投诉等数据进行收集和积累,如此多层次立体化的数据互相融合和影响,就逐渐成为平台的大数据。第二,通过数据处理对用户画像。经营者追踪消费者的浏览、购买记录,对消费者绘制出具有个人特征属性的数据图像,有学者将数据分为消费者属性数据和消费者行为数据,运用模型验证,推测预估出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消费偏好及支付能力等。第三,利用算法实现差异性定价。在此存在一个算法技术是否中立的争议性问题,法律在处理其与科技的关系时常受到技术中立原则的掣肘,技术受科学的客观性之影响而具有客观面向,但技术有其自身的发展模式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算法 个性化 定价 垄断 保护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