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站点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站点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征求.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07.040A75DB51方标准DB51/TXXXXX-XXXX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点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Constructionstandardsforgriddingmanagementofgiantpandanationalparkconservationsite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发布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大熊猫国家公园网格化划分15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点、巡护点规划选址26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点、巡护点建设8附录A(规范性附录)10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动物所、四川省保护地总站、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站、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费宇翔、李亮、孟长来、郑维超、戴强、杨旭煜、顾海军、古晓东、周济、杨清武、赵卫红、王旭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点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点的网格管理区域划分原则、规划选址和建设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属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3、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T129-2017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保护站标准化建设规范GB50352-2019GB50016-2014JGJ/T67-2019 GB50345-2012 GB50222-2017GB50189-2015 GB50011-2010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8年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
4、晰,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区域。3.2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最早由我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是一种行政管理改革,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3.3地形起伏度(TerrainRoughnessIndextTRI)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地形起伏度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3.4保护点隶属于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站,具有资源保护、调查、巡护、科研、公众教育、
5、防火等功能的保护设施。3.5巡护点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点管护辖区内,用于季节性、临时性或长期轮换性值守,规模较小的保护设施。4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网格划分每个网格辖区面积宜设置为50k)2左右。如有不便跨越的河流,则以河流为界划分辖区。在实际操作中,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大熊猫密度较高或人类活动密集的辖区可适当缩小面积,但最小面积不宜小于3OkA交通便利、大熊猫密度较低或人类活动较少的辖区可以适当扩大面积,但最大面积不宜超过100km2o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照由北到南、从西至东的原则,每个网格管理辖区应有唯一的编码,以实现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网格划分管理网格划分见附录。5大
6、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点、巡护点选址5.1 保护点选址要求5.1.1 最大限度优先利用现有设施,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维修维护和升级改造。5/2保护点宜尽量布设在其网格化管理辖区内或者周边。5/3根据实际情况保护点尽量布设在乡镇政府或村(社区)委会驻地。5/4应设在交通便利的区域,能与外界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稳定的通讯(网络)联络。5/5应选择地势平缓,100m*100m地形起伏度(TRI)小于10。5/6应远离地质灾害隐患点,直线距离不小于500m,距离湿地区域不小于100m,并有良好的采光、建筑前可留出小广场区域。517位于国家公园内的保护点应与国家公园的核心自然资源和主要生态体验区域保持适当距离。5
7、.2 巡护点选址要求52/保护点管护范围(网格大小)内可根据大熊猫种群分布、人类活动强度等因素,在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设巡护点,用于季节性、临时性或长期轮换性值守。5.2.1 巡护点应选择地势较高、视野较好、有清洁水源的地段建设,并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5.2.2 各保护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巡护点若干。6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点、巡护点建设6.1 保护点、巡护点建设保护点、巡护点在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可再生、绿色环保材料,减小资源浪费、减少碳排放、降低对国家公园自然环境的破坏。鼓励保护站点提高相关设施的科技含量,支持在管理工作中进行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切实提升国家公园管护水平
8、。1、有条件的保护点、巡护点,生活污水排放系统应优先考虑就近接入城乡污水管网;没有条件的,应建立无动力生物处理系统或植物污水处理系统。2、保护点应根据人员数量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巡护设备、生活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3、巡护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常规救护、信息化视频监控系统等相关设施设备。4、保护点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森林防火防护设备以及应急设备。5、建立区域性信息实时交流机制。6.1.1保护点建设1、保护点建筑耐久年限不得低于50年,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建筑节能不得低于75%的设计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不得低于8度,需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2、保护点主体建筑应采用模块结构、预
9、制安装等设计,尽量降低在修建、改造、维修过程中对国家公园的负面影响。3、保护点围墙应根据需要采用通透或半通透式围墙,建议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或乡土植物构建绿篱式围墙。4、建筑前小广场应考虑汽车货载需求,根据需要采用透水性好的混凝土硬化地面。5、鼓励选用当地乡土植物绿化、美化保护站环境。6、保护点建筑风貌应体现国家公园主题和区域特色,鼓励采用川西民居、藏式、羌式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7、保护点应充分考虑员工办公和住宿,一般采用办公和住宿混合式设计。有条件情况下,如20人以上的保护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办公、住宿分开。保护点内应设有符合其规模大小的接待室、办公室、资料室、厨房
10、、餐厅、值班住房、专家临时住房、卫生间、浴室、露台、车库、储物库房等,具有自然教育功能或担负科研、救护职能的保护点,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自然教育功能展存室、实验室、抢救室(救助点)等。其楼梯间也应适当加宽,需满足安全疏散和设备搬运要求。6.1.2巡护点建设1、核心保护区内的巡护点应采用本土材料或整体货柜式设计进行建造,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25年。建筑外观需进行近自然修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修建、改造、维修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对国家公园的负面影响。2、一般控制区内的巡护点可参考保护站建设要求适当减小规模;如相关区域存在或规划有国家公园其他建筑设施,应优先考虑合用。6.1.3附属设施建设防火瞭望塔、
11、气象观测站、科研站、通讯站、抽水站、自用供电等设施原则上应在保护点、巡护点附近修建,尽量减少对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影响和对访客生态体验活动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视觉遮蔽手段。如有重要解说和教育意义的设施,可放置于较为明显的区域。6.2保护点人员配备根据网格化管理辖区面积、网格辖区内大熊猫分布数量(以国家公布数据为准)、网格辖区内和周边居民区面积加权计算保护点工作人员数量配备。具体计算方式为:1、每25Oha管护面积配备1名工作人员;2、网格辖区大熊猫数量有1到5只的,对应增加2名工作人员;有6到10只的,对应增加4名工作人员;有10只以上的,对应增加6名工作人员;3、网格辖区内地表人类活动面积每增加IOoha,增加1名工作人员;网格辖区外、直线距离3km以内地表人类活动面积每增加200ha,增加1名工作人员。附件(规范性附录)参考文献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网格划分示意图/1、(/NC九寨沟只飙;兴,WSJ:岬2、/一1/U牖绘禽/1J;rZIJs5,J茂(用X二岛羌族自治县4IJ市Z、安州及表喇忆W%Zf、丁;2Jf:*;.v-J:;卜公:.a的0;洪雅县尸厂弋Jj/f)/石棉县dz.蜜,图例:规划保护点乡镇点县级界ISi国家公园范围f2,015306090120KmI|网格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