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1-空气与氧气教学设计.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1-空气与氧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1-空气与氧气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科学实验的五优化课例3.1 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杭州市风帆中学郑友味教材分析:空气是生命之源,本章主线为空气中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这些物质又是怎样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本节就是研窕空气的成分。本章强调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有很多的实验探究活动。如何有效的优化实验,有效的利用实验解决问题,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这一章学习的关键。基于“以学为中心”,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表达在实验的“五优化”:1.优化实验目标2.优化实验方式3.优化实验准备4.优化实验过程5.优化实验评价。教学目标:1 .通过倒扣在水槽中的集气瓶中蜡烛燃烧的实验,定性了解空气中氧气,培养学生的实
2、验操作技能。2 .通过定性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知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3 .通过实验药品的选择、实验仪器的改良,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4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实验的观察品质,和集体合作精神。5 .通过比照实验结果和书本的结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分析影响实验实验结果的原因。6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及自学的能力。7 .根据实验过程的实施情况,对实验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实验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实验活动围绕着目标进行,每个实验应有清晰的目标,特别是要明确培养学生的何种探究技能。针对现行教材中一些目标要求模糊、定位不
3、准、不契合学生学情的实验,就如何优化和明晰实验目标,以提高实验的效益方面进行探讨。实验目标力求多维、贴切、精细、可观测。教学重难点:空气的成分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实验准备:水槽、集气瓶、蜡烛、火柴、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各20组。实验准备是实验成功的重要根底。有效的实验准备既能帮助教师了解实验教学的起点、做好实验教学前的铺垫,也可以帮助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操作与思考,此外,实验准备还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实验教学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因而提早准备好相应的应对策略。实验准备主要包括学生准备与教师准备两方面。教学过程:(表达优化实验方式、优化实验过程、优化实验评价并落实实验目标)一、实验
4、探索(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有明晰的任务。以任务引导学生深度、有序地参与实验,以获取知识与技能、开展思维、培养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任务的设置应简明扼要,任务的总体难度要适中,同时具有分层性,宜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具有挑战作用。)考前须知:1 .注意火柴的使用2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 .保存实验结果与其他组比拟学生实验观察蜡烛燃烧蜡烛熄灭,瓶内水位上升讨论:1.该实验中的哪一现象能说明蜡烛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为什么?2.不同组瓶内水位上升有差异,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 .在氧气被耗尽和密封性好的情况下压入瓶中水的体积原来瓶中氧气的体积量?请说明4 .能否利用蜡烛在瓶中燃烧实验来定量测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八 年级 科学 下册 3.1 空气 氧气 教学 设计